人工智能落地應用提速 首屆國際步態識別大賽啟動
導讀本報訊 9月7日,人工智能企業、步態識別技術領軍者銀河水滴宣布,“首屆國際步態識別大賽”正式開賽,全球范圍內的步態識別研究團隊將首次同臺競技,共攀技術高峰。參與方包括中科院自動化所、南方科技大學、日本
本報訊 9月7日,人工智能企業、步態識別技術領軍者銀河水滴宣布,“首屆國際步態識別大賽”正式開賽,全球范圍內的步態識別研究團隊將首次同臺競技,共攀技術高峰。參與方包括中科院自動化所、南方科技大學、日本大阪大學、西班牙馬拉加大學和哥多華大學、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等。
本次競賽由IAPR生物特征識別專委會(IAPRTC4)支持舉辦,中科院自動化所譚鐵牛院士、英國南安普頓大學MarkNixon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八木康史教授等國際步態識別領域權威專家擔任顧問。
銀河水滴聯合創始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亮研究員介紹,本屆比賽評判標準為識別準確度,CASIA-E數據集用于評測參賽者的算法,參賽者可以自由組隊,利用訓練集來訓練算法,然后提交算法的識別結果到競賽系統,系統自動計算準確率并排名,名次榜實時更新。獲獎的隊伍,除了獲得獎金外,還可以在亞洲計算機視覺會議(ACCV2020)的研討會上匯報自己的成果。
銀河水滴創始人兼CEO黃永禎表示,“步態識別技術因其遠距離、全視角、無感知等獨特優勢擁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其實用性和可靠性已經在銀河水滴產品的實際應用中得到充分證明。我們非常希望全球范圍內更多的優秀團隊和個人投入到步態識別的研究中來,探索未知世界。”(記者/許潔)
(編輯 田冬)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王楠東”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