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傳統的機械設計學包括)
1、新型設計
應用成熟的科學技術或經過實驗證明是可行的新技術,設計過去沒有過的新型機械。
2、繼承設計
根據使用經驗和技術發展對已有的機械進行設計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減少其運用費用。
3、變型設計
為適應新的需要對已有的機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刪而發展出不同于標準型的變型產品。
學習下機械原理,了解一些機構的原理,打基礎;然后學機械設計,掌握一些連接件和傳動機構等的基本參數、原理、公式。
其次學習工程材料、幾何精度與公差、材料力學、理論力學等。
入門的話這些都不可少(都是大學機械設計專業的基礎課)學設計的要有經驗,你有實踐方面的經驗,應該比較好學。。。。。
設計是在訓練中積累經驗并成長的,剛一開始可以練習設計減速器等,走下流程,熟悉下設計過程,然后再設計些復雜的東西。
優秀機械設計人員不是一時連成的,很多人都是一干就是一輩子,可能剛開始待遇一般,但精了之后就牛了,越老越吃香。
我導師當過好幾年礦工后來讀的大學,當得教授,現在牛德***,有機械發明專利,全國都在用,自己都不知道賺多少錢了
不一樣,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的濃縮,我估計你是近機械專業,那只要學習《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的內容包括:構思和方案設計、強度分析、材料的選擇、結構設計等。 機械設計的步驟:明確設計任務,總體設計,技術設計,樣機試制等。
講句實話,與其輔修一門專業,不如輔修幾門課程。(也可以理解為選修)
這樣效果可能更好,執行起來的難度系數也更低。
如果是選修幾門課,那么問題來了,選什么好了?
其實從專業名字上就已經發現這個專業偏設計,因為拿掉了制造。在大學專業的序列中,該專業的全稱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做了方向的分類。故而在教學上,有機械設計方向、機械制造方向。
所以這個得從兩個方面去考慮:就業寬度、就業深度。
一、就業寬度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所以如果考慮往智能制造的方向發展,可以選修:
C語言程序設計、機器人設計與制作、圖像處理與機器人視覺、機器人仿生技術等。
二、就業深度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
所以如果考慮往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的方向發展,可以選修: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數控機床及編程、材料力學、液壓與氣動等。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根據孩子學校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要么強化程序、數據處理能力,要么強化材料、加工的能力。但其實選擇了一個好專業,只是剛剛開始,更主要的是如何找到一個好工作,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是愛拓生涯,讓我們一起掌握快樂成長的方法!期待你的交流,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