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下一句是什么(飛來山上千層塔全文)
導讀
登飛來峰
宋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前者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后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銘。
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還從容的意思是:遠矚的人,不怕被浮云遮蔽住眼睛。任憑翻騰的云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高度決定眼界;而且這樣自己就會更加心中有數,更加淡定從容,不受其他外界因素影響。
答案是:不畏浮云遮望眼
浮云表面意思是山上的云氣。深層意思是:一切陳腐的陳規陋習,社會中的各種事物和困難。
不畏浮云遮望眼,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出自他所作的七言絕句《登飛來峰》。全詩如下: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不畏浮云遮望眼,意思是說遠矚的人,不怕被浮云遮蔽住眼睛。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丁書”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