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傳家久下一句(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什么意思)
【釋義】 擁有忠實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經久不衰,就象詩和書能夠在世間流傳如此長久.。 【出處】 《三槐堂銘》蘇軾 [宋] 【背景】 歷來有重視家教、家訓的傳統。 “忠厚傳家久 詩書繼世長”是大多數家族推崇的經典家訓之一,常常以楹聯或對聯的形式出現于居家的門廳中,對人們的心靈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啟迪、規范、教化和塑造。 此聯是從德、知兩方面言說了人們應該操守的立身處世之道。“忠厚傳家久”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為,強調只有忠厚才能傳家。“詩書繼世長”強調文化知識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
意思是:忠誠厚道的道德品質,將使家族世世代代綿延;認真讀書學習,可以使家族長久地發展。參見蘇軾《三槐堂銘》: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詩書繼世長:認真讀書,學習前人優秀品質,可以使家族長久地發展下去。詩書:泛指書籍。此處指把讀書,學習前人優秀品質當作重要事情的人家。繼世:繼承先世。詩書繼世長前一句是忠厚傳家久:將忠誠,厚道的道德品質世世代代傳下去。或具有忠誠,厚道的道德品質的家庭,能夠長久地綿延下去。
完整詩句就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由蘇軾的《三槐堂銘》延伸出的一副楹聯,原文為:“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語出宋朝蘇軾《三槐堂銘》。釋義:為人應當忠厚,飽讀詩書,不斷學習,這樣的家族才會繁榮興旺,長久不衰,具有忠誠、厚道的品質的家族才能像詩和書那樣在世間長久流傳,經久不熄滅。擴展資料:創作背景這篇文章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在湖州上任時為學生王鞏家中的“三槐堂”題寫的銘詞。蘇軾在徐州期間,王鞏曾與其一起郊游吟詩。蘇軾來湖州上任,王鞏也趕來相會,并請其為自家“三槐堂”題銘,蘇軾便應邀作《三槐堂銘》。文章首先從天命的有常立論,肯定了善惡的因果報應,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觀點;然后記敘了王祜手植三槐的經過和期待,以及王祜子孫后代多有仁德賢能者的事實。全文貫穿著天命有常、因果報應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敘事議理,委婉多姿而又清麗順暢。
應該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原文,沒有耕讀傳家久之說,儒家宣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忠厚傳家,詩書繼世,這是儒家的思想。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在過去很多農槡之家都棄農經商,讀書做官考取功名。就連明代的文豪王冕,雖然把書掛在牛角上,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呢,為的就是考取功名,享受榮華富貴。人們表面上都說熱愛勞動,實際誰都怕受苦受累,誰都愿意享受榮華富貴。沒有棄官經農槡的先例。雖然嘴喊著勞動光榮,勞動真的光榮嗎?從這一點上看到,有的人多么虛偽。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文人墨客演繹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