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密探零零性性 聊齋港版三極
唐詩宋詞,宋詞格律美,《大內密探零零發》將背景搬到與蘇軾同頻的時代,連妓院名都可以取做“慧賢雅敘”這么詩意綿綿。
皇帝苦于后宮佳麗三千質素不齊整,特要阿發去尋西域美女來供奉,阿發為了混進煙花柳巷,想到扮成女樣假裝應征。
古時,蘇軾與僧人佛印交好,參禪悟道,片中羅家英的角色就叫佛印,阿發又那么喜歡鉆研各種花樣,就像蘇軾喜歡鉆研美食一樣。
阿發身上多少有著蘇軾的影子,與夫人情深,看似豪放不羈,實則不然,比起世間誘惑,寧愿相守平淡。
混進妓院,要過老鴇這一關,苑瓊丹一看到女裝的阿發,渾身透著賤格品相,就忍不住想扇他一巴掌。
但阿發反駁道:“不要那么刻薄,都是出來揾食,也要給別人一點臺階下”,懂給人臺階下的都是聰明人。
男人對于喜歡的女人,善用“一見如故”的說辭,阿發受皇上指派,來微服選妃,他一眼看上了李若彤飾演的琴操姑娘。
一杯西域葡萄酒,他嘗出先甜后苦,預示著琴操的命運,他說見到琴操那如沐春風的感覺,就如初戀。
“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琴操也對與眾不同的阿發有了好感,邀他獨處一室,琴操看出背著妻子出來的阿發坐立不安。
阿發獻給琴操皇上賞賜的夜明珠,可這珠子早已給了家中夫人,女子皆愛珠寶,但琴操卻是視金錢如糞土的女子。
這讓阿發很意外,也使他確定了琴操的身份。
夫妻之間,相處之道,忌諱盤問太多,防止給對方造成審問犯人的錯覺,回到家的阿發,有做賊心虛的恍惚,發嫂看了出來。
人和人之間距離,很難把握,太近,逼人太甚,太遠,疏遠不親,所以,阿發明白這點,給自己找補的時候就像哲學家。
“你越是急于找一樣東西呢,它就偏偏不讓你找到,你聰明的話,就根本別找,它就會慢慢地出現了”,此道理適用于萬千繁瑣雜事。
最令男人焦頭爛額的情況,就是小三逼宮正室,正室將男人的真面目認清,然后他自己償還這筆欠下的風流債,結局大體歸為活該。
琴操登門拜訪,話說來買藥材當歸,也盼她的情郎當夜歸來,但發嫂建議她買獨活比較好,獨自生活少惹是生非。
琴操涂抹著名作“勾魂奪魄”的胭脂水粉,自然比家中正妻懂得討好男人,展現風情這邊獨好,但正妻的歲月恬靜,風塵女子永遠比不過。
阿發也犯了尋常男人沾花惹草的病,琴操一個勾魂攝魄的眼神,他就丟兵卸甲,視原配為煩人精,不知好歹了。
劉嘉玲完全展現出了后現代主義家中女主人地位受威脅的悲憤,和用眼圈紅紅怒目而視表現對社會的強烈控訴。
我叫你老公,你叫別人寶貝,你送給我珍珠,珍珠又給了她人,老公和小三在面前秀恩愛,這叫正妻臉往哪擱。
但是,事事反轉總是出乎意料,琴操也有她不可告人的身份,為了讓皇上看到阿發的禽獸面目,她稱自己犧牲色相,誘敵深入。
但阿發會上她這一當嗎?當然不,阿發環環相扣為抓她煞費苦心,琴操轉換性別,實為金山教的教主無相皇。
無相皇變女色誘阿發,想給他整出仙人跳,其實人家發哥早就洞悉所有。
想他家破人亡?想讓皇上誅他九族?想抓住皇上要挾朝廷?然后揮兵南下占領中原?夢做得不錯。
世人容易受誘惑,世人也容易被蒙蔽,因為懶得動腦筋,就會讓心懷不軌的伙計們挾持,并且左右了靈魂。
周星馳的表演,給很多人的童年輸送了無邪的快樂,但金像獎的權威,似乎對他的演技存有質疑,說他的表演膚淺浮夸略顯做作。
可演員本人有申辯的話要說,“那些是世俗人對我的看法,你該不會也不識貨吧”,阿發對著佛印如是說,但看多年后,公道自在人心。
理性當歸,清醒獨活,世人不要醒如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