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粉是什么粉 澄粉是生粉嗎
做菜經常用到的玉米淀粉、生粉、木薯粉、澄粉......相信你也一定傻傻分不清。趁著周末,帶大家一起逛逛超市,聊一聊各種粉的問題。
友情提示:
本期教你挑
玉米淀粉
先從最常見的說起,玉米淀粉是我們聽得最多的,有的地方也叫玉蜀黍淀粉。
它的粘性和透明度都不高,但是玉米淀粉的吸水性非常好,冷卻后依然能保持原狀,所以在烘焙中比較受歡迎,在糕點以及派的餡料中用的比較廣。
在粵菜中,也更會選擇用玉米淀粉做勾芡,比如玉米烙、咸魚茄子煲、松子魚等,都會使用到玉米淀粉。
在一些油炸的菜類中使用玉米淀粉,口感會很松脆,比如麻麻們愛吃的炸鮮奶,是不是說到你們的心坎兒了呀。
紅薯淀粉
紅薯淀粉也是粘性很高的一種,但是紅薯淀粉不像木薯粉,紅薯粉做出來的食物放涼了后會變得很硬很硬很硬,然而又煮不爛,比如粉條,涼粉等,厲害確實是厲害的。
超市里也經常能看到包裝是地瓜粉、山芋淀粉,也都是紅薯淀粉的小花名哦。
木薯粉
木薯粉是一種熱帶植物的塊根中,經過提取后脫水干燥制作而成的粉末。木薯粉在糊化以后成透明狀態,口感非常非常有彈性。哪怕放涼后也不會變的又干又硬,老厲害的呢。
因此,木薯粉的粘性是非常強的,所以不是很容易消化。
木薯粉比較適合做強調口感的食物。舉個常見的例子,我們夏天愛吃的Q彈可愛的芋圓,就是木薯粉做的。
木薯粉還有幾個名字,泰國生粉、菱粉都是它喲。然后,它還有個闖蕩江湖的花名,也是非常響當當哦:
嫩!肉!粉!顧名思義,是可以讓肉質變得更嫩的粉。燒肉片來一點兒,尖椒牛柳來一點兒,都能讓肉質更鮮嫩。
澄粉
澄粉,好像不是很多人都認識,上次麥麥做菜的時候有個小伙伴跑過來問:麥麥,這個澄(cheng)粉是干什么的呀?
Excuse me?我可是驚呆了,居然有比麥麥我語文學得還差的?!(此時心里愣是喜出望外)
請大家跟我一起念----“的恩澄”。好,言歸正傳,這個澄粉,又叫澄面、澄粉、汀粉、小麥淀粉。
嗯,別名很多吧,所以媽媽們不要糾結哈,你看到花花綠綠的其實都是同一種無筋的面粉,它是去除了面筋和其他物質的小麥粉,也就是純純純淀粉。
而相比木薯粉,澄粉的粘性就弱很多,但是它的透明度會高很多,媽媽們經常吃的蝦餃、粉果、腸粉等這些都是用澄粉做的喲。
麥麥之前做過一款冰皮月餅,軟軟糯糯,也是需要用到澄面的:
▲五彩冰皮月餅
太白粉
太白粉呢,就是生的馬鈴薯做成的淀粉。相對其它淀粉的粘性,太白粉粘性雖高,它的吸水性不好,煮熟后再冷卻會變稀,不會成形。
不過它的優勢在于附著性比較好,所以太白粉比較適合用于菜品的勾芡上,這樣做出來的食物比較細膩且有光澤度。
但是粵菜比較習慣于玉米淀粉勾芡,也是需要基于地方習慣。臺灣地區用太白粉比較多,比如蛋包飯:(麥麥做的山寨蛋包飯,沒有用到太白粉)
生粉
最多的問題來了!
生粉是什么?
生粉和淀粉的區別是啥?
生粉是生的面粉嗎?
生粉是玉米淀粉嗎?
¥%……&*
給你看!給你看!
我們轉過身來看看,這包生粉是什么?----玉米淀粉
再看看這包生粉是什么?----土豆淀粉
所以麥麥告訴你,生粉不是特指某一種淀粉。生粉可以說是一個籠統的對不同種類的淀粉稱呼。在不同的地方,飲食習慣不一樣,所指代的也就不一樣。
比如,香港所說的生粉,一般就是玉米淀粉;臺灣地區說的生粉是太白粉;大陸地區不同省份,所指的生粉也是不一樣的,這個真心說不完整了......
不過綜上所述呢,各種粉的用途都是很廣滴,可以做點心、可以調味、可以攤餅、可以肉類勾芡等等,而且寶寶也是可以吃的(當然得是健康的烹飪方式哈),是不是很棒!
媽媽們在選擇各種粉的時候,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