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塞爾維亞時間 塞爾維亞相當于中國哪個省

                      導讀2006年5月,黑山舉行了獨立公投,結果是獨立派以微弱的優勢取得了勝利,黑山獨立,在這之后,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家聯盟也宣告解體,塞黑解體為塞爾維亞共和國與黑山兩個主權國家。失去了黑山這個兄弟后,塞爾維亞

                      2006年5月,黑山舉行了獨立公投,結果是獨立派以微弱的優勢取得了勝利,黑山獨立,在這之后,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家聯盟也宣告解體,塞黑解體為塞爾維亞共和國與黑山兩個主權國家。

                      失去了黑山這個兄弟后,塞爾維亞的損失還是比較大的,他徹底喪失了出海口。

                      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力量還比較懸殊的,塞爾維亞共和國總面積(包括科索沃)大約為8.85萬平方公里,人口幾百萬,雖然黑山靠海,但黑山的面積只有1.39萬平方公里,其總人口大約也只有60余萬。

                      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家聯盟

                      雙方沒有打架,這次,塞爾維亞并沒有仗勢揍人,屬于“和平分家”。

                      塞爾維亞、黑山以及曾經屬于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北馬其頓,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恩怨情仇和關系呢?

                      第一部分: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歷史

                      斯拉夫人被認為發源于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在后來的不斷遷徙中,斯拉夫人大體形成了主要的三支,東斯拉夫人(包括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等)、西斯拉夫人(包括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南斯拉夫人(包括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等)。

                      塞爾維亞人

                      在一開始,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之間并沒有區別,在公元六世紀到公元八世紀時,馬札爾人和阿瓦人入侵中歐地區,而南部斯拉夫人就向巴爾干半島方向遷徙,由于空間的隔離,這兩大族群就開始了各自發展之路。

                      南部斯拉夫民族主要有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黑山人、克羅地亞人、波斯尼亞人(波什尼亞克族或者叫穆斯林族)、斯洛文尼亞人、馬其頓人等。

                      斯拉夫人

                      南部斯拉夫族群主要聚集在歐洲的巴爾干半島。在氣候上,巴爾干半島北部屬于大陸型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型氣候。

                      在地形上,山地地形約占巴爾干半島總面積的約70%,這里也有一些谷地,山間谷地往往是人口密集區。

                      巴爾干地形

                      大概在公元六世紀,斯拉夫人到了巴爾干半島,這些斯拉夫人部落與當地人不斷融合,形成了幾個南部斯拉夫人民族,比如,大概在公元六世紀早期,大量南遷的斯拉夫人進入今塞爾維亞這個地方,與當地的色雷斯人、伊利里亞人、達契亞人等融合逐步形成了塞爾維亞族。

                      巴爾干地區

                      不久之后,這些南部斯拉夫人族群取代了原來巴爾干半島上北部和中部的原有居民,就此,形成了巴爾干半島南部為希臘人,北部和中部主要為南部斯拉夫人的局面,并持續至今。

                      巴爾干民族分布

                      位于亞歐樞紐地區的巴爾干半島受周邊強權影響較大,在歷史上,這里曾先后被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等長期統治過,另外,巴爾干部分地區在歷史上還受奧地利帝國以及奧匈帝國影響較大。

                      南部斯拉夫人各族群在歷史上都曾建立過一些王國或者公國,甚至是帝國,比如在歐洲中世紀的一段時期里,塞爾維亞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就同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在巴爾干地區長期爭雄。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在20世紀之前,南部斯拉夫人各民族并沒有形成過統一的所謂的“南斯拉夫人”這個民族。

                      分別看一下南部斯拉夫這幾族群的歷史。

                      塞爾維亞人:大概在公元六世紀,一群南部斯拉夫人到了塞爾維亞這個地方,他們與當地人融合形成了塞爾維亞人,此后,塞爾維亞人開始建立王國,在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的影響下,他們開始改信東正教。

                      十世紀初期,保加利亞帝國入侵這里,在拜占庭的支持下脫離了保加利亞的控制,在十世紀中葉,以塞爾維亞為名的王國建立,后被拜占庭吞并。1169年,塞爾維亞尼曼雅王朝崛起,尼曼雅王朝的建立者是承認拜占庭宗主權的一個塞爾維亞地方王公,1190年,拜占庭承認其獨立,1330年,塞爾維亞擊敗了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并把其變成了附庸。

                      1025年拜占庭帝國

                      之后,塞爾維亞帝國在巴爾干半島一騎絕塵,其實力走向了巔峰,笑傲巴爾干。

                      然而,笑傲巴爾干這個江湖沒多久,塞爾維亞就被由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給打趴下了。

                      看來,笑傲江湖這件事并不容易。

                      從14世紀后期開始,奧斯曼帝國就開始了對歐洲巴爾干半島的征服,1389年,在科索沃戰役中,奧斯曼帝國軍隊擊敗了塞爾維亞軍隊,從15世紀末開始,奧斯曼帝國開始了對塞爾維亞的統治。

                      1580年奧斯曼帝國

                      1878年,在俄國的協助下,塞爾維亞獲得了獨立,1882年,塞爾維亞王國成立。

                      黑山人:大概在公元六世紀或者七世紀,斯拉夫人來到了這里,與當地的伊利里亞人融合成為了黑山人。大概在公元九世紀,黑山人建立了杜克里亞公國,在1042年,該公國從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獨立。塞爾維亞尼曼雅王朝興起后,杜克里亞公國成為了塞爾維亞的一部分。

                      在尼曼雅王朝治下,杜克里亞地區又出現了澤塔公國,在14世紀,這個澤塔公國脫離了塞爾維亞的控制。奧斯曼帝國開始征服巴爾干后卻始終未能全部征服小小的澤塔公國。

                      1516年,黑山成為以采蒂涅為中心的政教合一國家。

                      強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橫掃東地中海地區的歐亞非三地,統治了幾乎整個巴爾干地區,然而,巴掌大的黑山卻一直昂首挺立著,他是巴爾干國家中唯一沒有被奧斯曼土耳其征服的國。

                      為什么有如此局面,大概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黑山人比較剛猛,他們經常與奧斯曼土耳其人以及阿爾巴尼亞人開戰,二是可能奧斯曼帝國也真的被黑山人“剛”怕了,加上那會的黑山地區(舊黑山地區)也比較貧瘠,加上又多山地,面對黑山人的山地游擊戰,奧斯曼帝國大概也沒有精力在這里耗。

                      在1876年,趁著奧斯曼帝國衰落之際,剛猛的黑山主動向奧斯曼帝國宣戰,并奪得了很多土地。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人家彈丸小國黑山就是敢打龐大的奧斯曼。

                      在1878年柏林會議中,歐洲列強正式承認黑山公國的獨立。

                      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正式稱王,黑山王國建立。

                      克羅地亞人:關于克羅地亞人的起源存在爭議,一種是觀點是認為他們是古斯拉夫人的后裔,大概在公元六世紀末到七世紀初,一些白克羅地亞人(斯拉夫人的一支)部落遷移到了今克羅地亞這個地方,還有觀點認為他們來自于伊朗。

                      768至814年,克羅地亞是法蘭克王國的藩屬國。之后曾被拜占庭帝國短暫統治。在公元十世紀,克羅地亞成為了王國。1102年,克羅地亞以個人王朝的地位并入了匈牙利,此后,雙方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關系,在公元十二世紀到十六世紀,克羅地亞王國同時受匈王指派的總督與克國自己的議會所管理。

                      由于懼怕奧斯曼帝國的征服和統治,1529年,克羅地亞宣布歸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尋求庇護。

                      前南斯拉夫各共和國

                      1867年,奧地利帝國由單一的帝國成為了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克羅地亞被奧匈分割,一部分歸屬奧地利,另一部分歸屬匈牙利。

                      奧匈帝國

                      1918年,生活在奧匈帝國的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塞爾維亞人,他們組成的國民會議宣布成立了“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

                      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

                      斯洛文尼亞人:大概在公元六世紀,一些古斯拉夫人部落遷居到此,七世紀時,卡拉塔尼亞公國在該地建立。八世紀時,該國被法蘭克王國兼并。十四世紀時,該國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該王朝即奧匈帝國的建立者)的領地。

                      1918年,生活在奧匈帝國的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塞爾維亞人,他們組成的國民會議宣布成立了“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

                      波什尼亞克人:波什尼亞克人主要生活在波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波斯尼亞時期,當地的一部分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改信了伊斯蘭教,在近代,他們就被當作了一個民族。

                      馬其頓人:也稱馬其頓斯拉夫人,指的是居住于北馬其頓國的一個南部斯拉夫民族。在公元六世紀,一支斯拉夫人來到了現北馬其頓國的區域,同化了當地部落后形成了馬其頓斯拉夫人,與上古馬其頓王國的古馬其頓人沒有關系,上古馬其頓王國時期的古馬其頓人是古希臘人。

                      19世紀末匈牙利各類傳統服裝

                      馬其頓斯拉夫人先后曾被拜占庭、保加利亞、奧斯曼土耳其、塞爾維亞等統治。

                      保加利亞人:保加利亞人被認為是古斯拉夫人與保加爾人(保加爾人是一支從公元2世紀起四散在東歐和東南歐各處的游牧民族)、色雷斯人等融合形成的民族。

                      第二部分:從聯合走向分家

                      今天,南部斯拉夫民族主要有七支: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保加利亞人、黑山人、斯洛文尼亞人、馬其頓人、波什尼亞克人(波斯尼亞人)。

                      從語言學上來看,南部斯拉夫民族具有高度的斯拉夫屬性,這七支語言都是屬于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

                      從相近性上方面,這些語言可以分為三組,斯洛文尼亞語是一組,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波斯尼亞語、黑山語是一組,保加利亞語和馬其頓語是一組。

                      20世紀初南部斯拉夫人語言

                      在很多保加利亞人看來,北馬其頓共和國的馬其頓語就是他們保加利亞語的一支或者一種方言,兩種語言的使用者基本可以交流。

                      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波斯尼亞語、黑山語這四種語言也具有很大的同源性,這四種語言目前是可以互通的,在前南斯拉夫時代,這四種語言被稱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隨著他們紛紛獨立,都恢復了各自的語言名稱,在克羅地亞人看來,他們的克羅地亞語與塞爾維亞語、黑山語、波斯尼亞語是非常相似的但又相互獨立的語言,僅此而已,他們目前都是否認有“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這種單一語言存在的。

                      或許在這四個民族的人們看來,他們說的話很相似,大概就是某種巧合吧,只是碰巧而已,彼此就這么互相討厭嗎?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這四種語言之間的區別會越來越大。

                      大約在17世紀后期出現了南斯拉夫的概念,就是所有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一個國家。然而,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差別性是非常明顯的,在20世紀之前的上千年中,這些民族基本就沒有被整合在所謂的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中,他們基本都是各自發展的。

                      克羅地亞人與斯洛文尼亞人受奧地利和匈牙利影響很深,他們主要信仰天主教,他們的精神和信仰是很西歐的。

                      而塞爾維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保加利亞人他們主要信仰東正教,屬于東正教文化體系。

                      波什尼亞克人(波斯尼亞人)信仰伊斯蘭教,在文化上與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更是差異巨大。

                      把上述幾個民族整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易碎性”是顯而易見的。

                      1991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分布

                      南斯拉夫這個國家的形成似乎有一定的偶然性。

                      在一戰中,英國、法國、俄國、塞爾維亞、意大利等過屬于協約國陣營,而德意志帝國、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屬于敵對陣營。、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的結果就是協約國陣營獲勝。趁此機會,在1918年,生活在奧匈帝國的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塞爾維亞人,他們組成的國民會議宣布成立了“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

                      一戰后,奧匈帝國處于被肢解的處境,意大利對于原奧匈帝國這塊斯拉夫人的地盤(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很感興趣,大有虎視眈眈的架勢。

                      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因此決定聯合塞爾維亞王國以圖自保,而試圖建立一個南斯拉夫人國家的塞爾維亞王國對此更是求之不得,于是雙方一拍即合,“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得以建立,這個王國后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第一南斯拉夫),包括黑山。

                      一戰

                      南斯拉夫建立后,其國內民族問題就開始顯現了。仗著民族分布最廣,民族人口第一的優勢,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覺得他們就是當然不讓的老大,大塞爾維亞主義橫行,他們試圖通過語言的同一性把其他周圍的民族“塞爾維亞化”,這激起了其他民族的反感和抵抗。

                      塞爾維亞族在南斯拉夫的分布

                      所謂的大塞爾維亞主義簡而言之就是強調塞爾維亞是整個南斯拉夫人的領導中心,試圖恢復歷史上塞爾維亞帝國的版圖。然而,塞爾維亞族有大塞爾維亞主義,克羅地亞族還有大克羅地亞主義呢,人家希臘人還有大希臘主義(恢復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還有大保加利亞主義(恢復保加利亞歷史最大疆域)。一句話,誰祖上沒闊過啊。

                      1990年代初南斯拉夫內戰時大克羅地亞構想圖

                      二戰中,鐵托(克羅地亞人)為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同時,包括鐵托在內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堅持各民族平等,獲得了前南斯拉夫各共和國很多人的支持。

                      1945年,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第二南斯拉夫)宣告成立,1963年改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此時的南斯拉夫由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黑山、馬其頓六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組成,面積25萬余平方公里。

                      1980年,鐵托逝世后,聯邦實行集體領導,各共和國日趨松散,獨立性越來越強,民族矛盾加劇。

                      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和馬其頓四個共和國相繼宣布獨立,南斯拉夫內戰爆發。

                      1992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第三南斯拉夫)。

                      第三部分:黑山與塞爾維亞

                      在前南斯拉夫各民族中,與塞爾維亞人關系最為親密的就是黑山人了,兩者堪稱兄弟民族。黑山人使用的是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中的舒特方言,在南斯拉夫誕生之前,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個民族的大部分人都是信仰塞爾維亞東正教。

                      無論從語言、文化、宗教等方面來看,兩者幾乎沒有什么差別。兩者的一個重要差別是對于黑山人而言,他們所在氏族與部落身份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宗法部落色彩濃厚。

                      黑山與塞爾維亞關系密切,在一戰中,面對當時強大的奧匈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其鼎力支持盟友塞爾維亞。

                      在前南斯拉夫時期(南斯拉夫王國和南斯拉夫聯邦)的各民族中,與塞爾維亞關系最密切的民族似乎就是黑山人。

                      一戰前巴爾干形勢

                      在前南斯拉夫時期,黑山內部似乎存在主張與塞爾維亞聯盟的聯盟主義者和分離主義者。

                      黑山民族主義者主張黑山人是和塞爾維亞人不同的獨立民族,但也有相當多人認為黑山人是塞爾維亞人的支系。在很多塞爾維亞人看來,黑山人其實就是山地塞爾維亞人。

                      1992年,在前南斯拉夫其他四個共和國相繼獨立后,大多數黑山人似乎依然是支持與塞爾維亞人的統一,由此,在南斯拉夫解體期間,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組成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第三南斯拉夫)。

                      然而,在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很多黑山人持分離傾向,與塞爾維亞貌合神離,獨立的呼聲開始不絕于耳。

                      在波黑戰爭期間,黑山支持塞爾維亞,然后,在之后的科索沃戰爭中,黑山與塞爾維亞的矛盾越來越大。

                      在南斯拉夫內戰中,無論是塞爾維亞人還是克羅地亞人或者是波什尼亞克人都是表現的非常剛猛,其實,黑山人雖然人少,地盤小,其骨子里似乎也是非常剛猛的,很多斯拉夫人其實都是戰斗民族。

                      斯拉夫人不僅戰斗剛猛,似乎還喜歡分家。斯拉夫人種族包括其他歐洲種族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分裂屬性,他們就喜歡分家,所謂的大一統在這里近乎一種傳說。

                      前南斯拉夫

                      1996年,當時的黑山政府宣布與塞爾維亞斷絕關系,此后,黑山自己制定經濟政策,貨幣也改用了德國馬克(后來德國廢除馬克,采用歐元,黑山亦改為歐元),這就相當于在事實上單方面一定程度上“分家”了。

                      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第三南斯拉夫)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簡稱塞黑),兩者的關系更為松散了。

                      黑山是一個小國,2022年,黑山人口約為62萬,其中,黑山族占45%、塞爾維亞族占29%,波什尼亞克族占8.6%,阿爾巴尼亞族占4.9%

                      2006年5月21日,黑山舉行全民公決,投票的結果是在參加投票的選民中有55.5%的選民支持獨立,超過黑山全民公決法案規定的獨立標準55%,獨立派險勝。

                      黑山以前的官方語言是塞爾維亞語,1992年版黑山憲法規定,黑山的官方語言是塞爾維亞語耶卡發音,2007年,黑山官方宣布他們的官方語言是“黑山語”,那黑山語與塞爾維亞語有多大的區別呢?目前來看,區別不大,最大的區別大恐怕就是名字不同吧。

                      黑山是如何看到與塞爾維亞的關系的呢?黑山的一位政要說的話似乎頗具代表性,那就是:“黑山人與塞爾維亞人是兄弟,但并不想住在同一個房間。”

                      而塞爾維亞人又是如何看待黑山人的呢?塞爾維亞一位政要的話也似乎頗具代表性,那就是:他“承認黑山是一個國家,但塞爾維亞人和黑山人沒有任何區別,因為根本就沒有區別”,這話說得挺藝術。

                      從1918年到2006年,南部斯拉夫各民族中,堪稱最親的兩個親兄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終于徹底分家,各過各的了,看著執意分家單過的兄弟,塞爾維亞這個大哥估計也只能是一聲嘆息。

                      總結起來,隨著2006年塞爾維亞與黑山的分開,在20世紀風風雨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從聯合也終于到了各過各的,這里面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或許,從一開始,他們就不該聯合吧。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王陽東”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