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工智能“杭州樣本”,“頭雁”杭州先行一步

過去,西湖是杭州的名片。如今,杭州又多了一張名片——人工智能(AI)。
2019年10月17日,科技部復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杭州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緊接著,杭州出臺政策,召開動員大會,發布了AI城市產業發展指數,將余杭、蕭山、濱江、西湖列入“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區”培育名單……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眼下,杭州依托人工智能的產業優勢,以“智”提“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智”優“治”,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以“智”增“祉”,提高民生福祉獲得感,全力打造AI無限想象之城。
杭州人工智能產業化程度如何?在哪些方面賦能城市發展?10月16日至18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智能產品博覽會、2020全球人工智能大會,將集中展示杭州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優勢。在這里,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因為AI,智慧應用在杭州“遍地開花”
用AI和大數據打造未來城市,這是杭州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的路徑選擇。
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給杭州畫了一張“大餅”:建設城市大腦解決城市病。那時,杭州的城市管理者將信將疑,但依然給予了堅定支持,杭州“城市大腦”應運而生。
杭州城市大腦的“進化”超出預期,涵蓋了警務、交通、文旅、健康等11大系統和48個應用場景。目前,已接入5958個API和4088個數據指標,日均API接口調用760萬次以上,日均協同數據1.2億條,不僅可以解決城市病,還讓城市數據流動起來,不斷產生新價值。
如今在杭州,智慧應用“遍地開花”:出門不用帶錢包了,住酒店刷臉即可,看病不用排隊付費了,停車可以“先離場后付費”,工廠里的工人越來越少,甚至連外賣都是無人機或機器人配送……
人工智能賦能城市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還有越來越多的AI應用場景正在建設中。
今年9月22日,杭州面向全球征集30個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和118個解決方案,涉及AI+醫療健康、城市管理、教育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征集還圍繞亞運會征集了賽會公共安全、智能指揮等領域的解決方案。
“高質量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為杭州高水平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貢獻力量。”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AI逐漸成全面展示杭州的“重要窗口”
如今的杭州,小到淘寶購物、美顏拍照,大到城市管理、疫情防控,人工智能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筑起了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護城河”。
杭州在研究基礎、平臺布局、人才集聚、產業發展、融合應用、雙創生態等方面全國領先,這也促成了杭州在人工智能產業領域的優勢。
杭州還有哪些人工智能企業?很多名字,你或許耳熟能詳。比如,阿里云、海康威視、浙大中控、大華技術、士蘭微電子、涂鴉信息等。賽迪顧問發布的2019人工智能企業綜合實力百強榜上,TOP10企業中杭州獨占2席,阿里巴巴排名第一,螞蟻集團位居第八。
來自市科技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杭州人工智能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78.79億元,同比增長9.90%,利潤總額111.54億元,同比增長20.69%;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標桿企業32家,占全省的71%;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培育企業19家,占全省的83%。
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政務、智能亞運、數字抗疫……人工智能已滲透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方面,AI也已逐漸成全面展示杭州的“重要窗口”。
按照杭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目標,到2023年,杭州要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點產業領域智能化轉型、社會治理智能化應用等方面領先全國,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策源地、產業發展主陣地、場景應用先行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為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當好先鋒、提供樣本。
眼下,杭州依然在孜孜以求,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