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社徐立民:產品轉型是營銷轉型的基礎
華興社的許立民認為,目前企業營銷轉型的根本是企業產品體系的提升和轉型。如果企業的產品體系和產品結構不轉型,僅僅從一些工具、技巧和方法上尋求轉型是不可能完成完整的營銷轉型的。
“所有的變化都源于消費的變化”
目前,推動企業營銷轉型的最核心因素是消費市場的劇烈變化。
其實,目前我們這個行業的人,應該靜下心來,回憶一下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們生活的變化,以及身邊朋友生活的變化,才能準確判斷當前消費市場的變化。
與五年前、十年前和二十年前相比,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一些人的生活發生了更大的變化:房子越來越大,裝修越來越豪華,吃飯和穿越越來越精致,越來越注重幸福感,越來越注重運動,酒越來越貴。生活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生活的品質越來越精致。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五年前、十年前和二十年前相比,中國消費市場經歷了巨大的結構性變化。一般來說,有兩大變化:
第一,消費推廣。目前,中國消費市場變化的根本方面是消費促進,并且正在迅速完成消費促進。因此,它正在推動消費需求的快速變化。
第二,消費市場已成為分層的突出特征。由于地區差異、城鄉差異、收入差異和行業差異的影響,中國消費市場改變了過去大眾市場的特征,正在迅速走向分層市場結構。
也就是說,我們面臨的消費需求是一個相對統一的大眾需求特征,需求差異相對較小。然而,我們今天面臨的消費市場經歷了巨大的結構變化,已經成為一個高度分層的市場特征。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居民收入分為五等份,最高組和最低組的收入差距在10倍以上,每個組的收入變化都是簡單的倍數變化。
尤其是中高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所定義的消費能力越來越高。2019年,最高收入群體的收入是其他四個群體總收入的106.6%,頭、副頭群體的可支配收入是其他三個群體60%的2.4倍。
消費市場結構的變化帶來了市場表現的兩個方面:
第一,中低層次的消費者數量在減少。大部分地方消費群體在消費上得到了提升,有一個地方消費群體從中低消費變成了中高消費。
第二,中高消費正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力軍。這將是未來中國消費市場的一個重要變化方向。目前不確定數據對于中產階級來說接近4億。而且十四五計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都明確提出居民收入要上一個臺階。而且,未來在雙循環的政策背景下,促進國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是根本的經濟發展政策。促進國內消費進一步增長的主要策略之一是擴大中產階級。
所以總的判斷:未來中國消費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是中高端市場方向。
這是中國消費市場目前需要看清楚的一個嚴重變化,已經發生,未來還會進一步加劇。
另一方面,當前的消費運營行業,尤其是對于許多傳統品牌和傳統批發業態來說,已經背叛了當前中國消費市場的變化。
很多品牌的主要市場產品體系基本都是二十年前、十年前、五年前的產品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消費需求的變化,尤其是中產階級群體和中高消費的需求。近年來,市場下滑
一些傳統批發業態20年不變,尤其是大賣場。在過去的20年里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如果說二十年前大賣場屬于一種滿足中高消費需求的業態,現在已經成為一種不能完全滿足中低消費需求的批發業態。
因此,面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劇烈變化,企業的營銷轉型首先必須從產品體系上轉型。產品不轉型,產品體系無法滿足當前主要消費群體的需求,企業無法完成基本的營銷轉型。
產品體系的轉型不是徹底拋棄舊的產品體系,而是將當前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入變化分離出來,盡快發展以適應當前消費市場的變化,從而滿足逐漸成為消費需求主力軍的中高級產品體系的需求。
這個產品體系的轉型可能需要改進,有些可能需要徹底轉型。
對于企業來說,產品體系的轉型是一個系統問題。
產品體系得到了提升,但用原有產品制造大眾產品的營銷理念和形式并不符合。傳統的營銷形式以產品營銷和渠道營銷為基礎。新產品體系需要轉變用戶營銷和用戶運營的營銷理念。
產品體系得到推廣。如何找到這樣的目標用戶,現有的渠道系統大多只能掩蓋大眾中低消費群體。如何用新的渠道和形式掩蓋新的目標用戶成為關鍵。
一般來說,企業的營銷轉型是一個系統。產品轉型是基礎。產品轉型后,需要改變新思路、新渠道、新營銷技巧。
(此內容屬于網絡轉載。本文涉及的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行情有風險,慎重選擇!本文不作為交易和投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