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大力提升水稻飛防植保社會化服務能力 無人機飛一圈 “打藥水”輕松搞定
8月27日,新場鎮金建村金妹家庭農場稻田上空,4架植保無人機在飛手熟練的控制下進行飛防作業,一道道“藥霧”從天而降,均勻灑向稻田。不到20分鐘,60畝稻田的農藥噴灑工作就完成了。
新區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沈才標介紹,目前,新區已經在各涉農鎮分別打造一個專業農機合作社,為鎮域內農業主體提供專業服務。
“在此基礎上,我們下一階段目標為逐步推進水稻飛防植保社會化服務,包括防病蟲草害,從而實現全程統防統治。”沈才標說,“使用植保無人機,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作業效果也更精準。”
新場鎮積極鼓勵鎮內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農業主體使用水稻植保無人飛機,推進鎮內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新場鎮經濟發展服務站中心主任衛月勇告訴記者,鎮內40家家庭農場中,已有8家參與水稻統防統治,其中4家農場已購置植保無人機,新場也已初步組建起了一支無人機植保飛防專業隊伍,確保飛行安全和作業安全。“我們計劃在年內建立4到5個水稻無人機植保飛防示范區,示范區面積約2500畝,從而打造浦東新區飛防樣板鎮。”衛月勇說。
建中家庭農場的700畝水稻田,今年起均已使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農場負責人喬建中告訴記者,傳統水稻植保以動力噴霧機為主,費時費料費人工,“每年水稻生長期間需噴藥五六次,每到這時,農場就要請七八名工人,花上兩天半才能完成作業,自從用了植保無人機,兩名飛手一人配藥、一人操作,不到兩天就能全部搞定,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與喬建中感同身受的還有永華家庭農場負責人馬永華。“一開始聽說植保無人機時有不少顧慮,比如好不好用,安不安全等。經過一段時間使用,我們農場已經離不開無人機了,而且還開發了多種用途,除了水稻飛防外,我們還將其用于水產養殖投料,比原先劃船投料省力多了。”他說。
作為植保無人機專業服務機構,上海心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新場鎮內2600余畝水稻統防統治。公司總經理金海霖介紹,公司還負責培訓無人機操作手、提供專業作業指導以及銷售植保無人機與售后維修等。
在推進植保社會化服務方面,新場、泥城、大團、書院與惠南等鎮都取得一定進展,新區也將持續推進專業防治服務,提升植保社會化服務能力,探索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生產經營機制,推動新區農業生產向智能化、專業化、綠色化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