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技師學院 廣東省技師學院分數線
文/周聰 圖/學校供圖
沒有一流的技術工人,就沒有一流的制造。近年來,培育技能人才成為當前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詞。
廣州市技師學院作為南粵最早成立的技工院校,以“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為根本,秉承“攬天下英才 育廣府工匠”的育人理念,率先開創“三元一體”技工教育理論體系。在廣東省技工院校中率先開設養老專業,創建“校協企產學職教戰略聯盟”,成為人社部“企業新型學徒制”最早試點院校之一,實現廣州技工院校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零的突破。
如今,廣州市技師學院緊跟國家政策,實時提升教學質量,探尋企業發展需求性人才。以“新技能”為引領,進一步探索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創新深化校企合作
精細優選培訓工種、精準匹配企業需求,這種企業新型學徒制可謂一種無縫對接全日制的“訂單式”培養培訓方式。
2015年11月,在人社部全國首批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單位審批中,廣州市技師學院脫穎而出,成為廣東省5個新型學徒制的試點單位之一。
“新型”二字,一是體現在與產業發展新趨勢的匹配度上,二是體現在學徒制的形式設計上。廣州市技師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可結合生產實際自主確定培養對象,采取“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方式,共同培養學徒,鼓勵“名師帶高徒”“師徒結對子”,激發師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事實上,廣州市技師學院早已開始探索育人新模式:與廣州機床廠有限公司合作開辦首個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專業“企校雙制”技師班。該班學生以“學生+員工”雙重身份接受培養,采用工學同步的“雙導師”制進行教學,以企業高技能人才評價模式進行評價,率先開創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現代學徒制”高技能人才培養先河。
近年來,廣州市技師學院緊跟區域建設方向和新興產業發展,不斷深化“三段三崗、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實施十個共同、打造九優九拓”舉措,探索出“龍頭帶動、四鏈融合”的校企雙制育人模式。
與此同時,廣州市技師學院依托“政校企協”多方資源,以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深化校企合作,成功探索出了“企校雙制、雙導師制、工學一體”的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得到政府、院校、企業及國內外職業研究機構的關注和認可。
辦好專業服務地方經濟,引領產業發展
專業對接崗位、學校對接企業……近年來,廣州市技師學院在主動適應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主動服務企業用人需求的過程中,讓“對接”一詞成為貫穿其中的“關鍵詞”。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對接”中,不僅有效實現了學生與就業市場的“零距離接觸”,更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出了大批符合市場需求和產業調整、身懷過硬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從2010年起,學院便與廣州機床廠聯合培養學制技師班,后續又與廣汽豐田、中船黃埔船廠等開展學徒制試點班。” 廣州市技師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與企業的深度產教融合,一直是學院專業發展的法寶,也是學院服務地方經濟,與產業新業態新標準緊密對接的重要亮點。
目前在廣東省人社廳的牽頭下,廣州市技師學院與阿里云、利元亨等知名龍頭企業成立智能制造新技能,成立北斗新技能學院,成立全國數字技術技能職業教育集團等,都是學院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方面積淀扎實的表現。
學院還與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小鵬汽車、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海大集團、拓思軟件科學園、新大陸公司、芯粵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等國內近百家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
對話廣州市技師學院院長李明根:從事技工教育工作越來越有“底氣”
羊城晚報:學院將如何對接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新職業?
李明根:我們將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的新業態,新趨勢,突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技能人才供給,形成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雙主力帶動,數字服務、智慧農業雙特色發展”的產教融通專業布局。按照“產業鏈-技術鏈-人才鏈-專業群”邏輯架構,組建高質量專業群。
在智能制造領域,我們瞄準中國制造2025發展目標,圍繞“鏈主”企業,依托廣東省人社廳授予的智能制造新技能學院,以制造技術與智能化、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為主線,培養無人產線、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的技術技能人才。
在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領域,我們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牽引,校企共建的北斗智聯新技能學院,賦能北斗國產芯片應用、北斗系統無人駕駛、北斗居家養老應用、北斗農機應用、農作物24小時動態監測等技能培養。
在健康管理與數字服務業領域,我們推動服務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校企共建健康與數字服務新技能學院,探索智慧養老檢測、大健康數字化管理等技能培養。
在智慧農業領域,我們推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發展,探索農業生產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等技能培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羊城晚報:下一步學校將如何發展?
李明根:近年來,技工教育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帶給我個人最大最深的感觸就是:從事技工教育工作越來越有“底氣”。高水平技師學院建設、納入高職序列建設,包括進駐科教城共同打造南方職教高地,都是我們的時與勢。
接下來,我們將加大力度推進“一核兩翼”校區布局,以科教城為核心校區,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示范高地;黃石校區發揮毗鄰白云國際機場、位居市中心的交通便捷優勢,打造廣東技工教育發展歷史和最新成果展示窗口;南沙校區以服務“南沙方案”國家戰略為使命,打造成“產、教、學、研、創”一體的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工學一體、產教融合”辦學特色逐個數
●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新技能學院”
2021年10月,省人社廳授予廣州市技師學院“智能制造新技能學院”,學院與戰略性產業集群龍頭企業阿里云等共建共享共贏,持續開展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課程標準開發、師資團隊培養、研發中心建設、認證體系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等,為制造業向高端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提供復合型人才支撐,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養的“廣東樣板”。
●成立高端制造大師工作室
學院與知名企業成立了流動大師工作室,以高精機械加工、航空零件制造和智能制造技術產業為重點,以校企共建的五軸數控協同培訓學院為依托,為廣東省內企業及院校高技能人才開展技術研修、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和帶徒傳技等提供技術支持。
●建設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能競賽基地
學院與知名企業共建競賽基地,合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參與技能競賽,為解決競賽技術攻關、競賽技能突破提供了校企雙方合力。2021年,在江蘇無錫舉行的第九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賽項中,學院教師組選手榮獲冠軍,學院也獲得了“冠軍選手單位”稱號。
●對接區域龍頭骨干企業,開辦特色冠名班、訂單班
學院與大型制造業企業、智能科技龍頭企業、知名養老院等多家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通過開展訂單班、冠名班的形式,持續為企業提供合格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集優政校企協資源,共建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育基地
學院圍繞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發展領域,面向合作企業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企業新型學徒制。與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方案,為企業工人再成長搭建路徑和平臺,為企業量身定制培養技師。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王沫依
校對 | 彭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