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幾本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文校名是什么?這個估計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其實,早在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該校英文校名確定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縮寫為“SISU”)。
看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英文校名,我們或許會對該校的歷史傳承和發展目標有著更為清晰的認識:作為創建于1949年12月,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秉承“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精神和“詮釋世界、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培養“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的卓越國際化人才,致力于建成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
學校的努力,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把外國語言文學學科這個優勢做優做強。據學校介紹,自建校以來,上海外國語大學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學科優勢和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是全國同類院校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數量最多(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工商管理)的高校,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評 A+(外國語言文學),并列全國第一。
特別是,著力推進“戰略語言”建設,為國家和地方發展、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提供最急需的關鍵人才儲備。上外現有授課語種數量已達 52 種,包括俄語、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希臘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韓語-朝鮮語、波斯語、泰語、越南語、印度尼西亞語、瑞典語、荷蘭語、希伯來語、烏克蘭語、土耳其語、印地語、匈牙利語、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波蘭語、捷克語、斯瓦希里語、塞爾維亞語、羅馬尼亞語、塔吉克語、白俄羅斯語、烏爾都語、普什圖語、馬來語、爪哇語、巽他語、柬埔寨語、漢語等 38 種現代語言,并開設拉丁語、古希臘語、世界語、梵語、古英語、古典敘利亞語、巴列維語、古典納瓦特語、尤卡坦瑪雅語、阿卡德語、蘇美爾語、古典希伯來語、奧斯曼土耳其語、手語等14種古典語言和國際輔助語課程。
再比如,加強其他學科專業建設,雖然爭議很大,但上海外國語大學卻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同樣是學校的公開消息,目前已形成以語言文學類學科見長,文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等 6 大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其中,現有 3 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培育])、1 個國家級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西歐語種群)、10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9 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4個上海市(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外國語言文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應用經濟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等 6 個學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其中外國語言文學為 A 類)。
成果的確不少,但是對于潛在的高考報考者來說,小編的建議是重點關注兩方面信息。第一個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本科專業設置一覽表。這張表的重要性,大家可以看看2023—2026年,該校的哪些專業招生,特別是其中的小語種。
第二個是,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入選的專業應該說都是學校十分重視的本科專業。學校介紹,上海外國語大學共有33個專業入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分屬11個本科專業類,實現了所有學院的全覆蓋。
在這個市場化、個性化、智能化時代,了解到這種程度,對各位家長和考生來說,其實基本上就夠了,接下來大家最想了解的是就業。所以,我們繼續聊就業。至于歷年錄取情況的話,有興趣報考的考生,可以自行到該校招生網查詢,或者在評論區提問。
就業的話題,我們重點關注的是以2022屆為截點的近三屆畢業生就業總體情況,及2022屆和2021屆分專業就業情況。
一、簽約、考研、出國(境)是主要去向,內部結構年度間略有變化
近三年來,上海外國語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去向呈現出總體平穩、略有結構調整的趨勢。
其中,簽約學生所占比例在 2021 年大幅上升后,2022 年有所下降(2020 年為28.98%,2021 年為 36.60%,2022 年為 29.37%)。
國內升學學生比例連續三年上升(2020 年為 16.81%,2021 年為 19.77%,2022 年為 22.88%);出國(境)學生比例在2021年大幅下降后,2022年小幅回升(2020年為29.60%,2021年為22.21%,2022 年為 22.87%)。
合同就業學生所占比例 2020 年為 5.04%,2021 年為 5.44%,2022 年為 7.26%。
靈活就業學生所占比例 2020 年為 9.27%,2021 年為 11.60%,2022年為10.64%。
國家地方項目學生所占比例2020年為0.00%,2021年為0.13%,2022 年為 1.52%。
二、上海市畢業生就業首選地,其他發達地區也是就業重要去向
近三年來,上海一直為該校本科畢業生就業首選地,且所占比重較大,選擇在上海工作的本科畢業生2020年為76.92%,2021年為77.54%,2022年為72.64%。
其次選擇在廣東、北京、浙江和江蘇就業的學生相對較多,選擇在廣東就業的本科畢業生 2020 年為 3.75%,2021 年為 4.99%,2022 年為 7.17%;選擇在北京就業的本科畢業生,2020 年為 5.13%,2021 年為 3.90%,2022 年為 5.09%;選擇在浙江就業的本科畢業生 2020 年為 3.35%,2021 年為 2.81%,2022 年為 3.58%。選擇在江蘇就業的本科畢業生2020年為2.17%,2021年為2.96%,2022年為3.02%。
三、簽約的單位性質始終以民營等其他企業、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為主,去往制造業行業的畢業生占比在增加
近三年來,本科畢業生簽約的單位性質始終以民營等其他企業、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為主。其中,去往民營等其他企業的學生比例較 2020 年下降了 3.53%,去往國有企業的學生比例較 2020 年下降了 8.74%,去往三資企業的學生比例與2020 年基本持平,去往機關、部隊、事業單位及科研院所、初、中、高等教育單位的本科畢業生比例較 2020 年有明顯上升。
在本科畢業生簽約的單位行業中,比例較高的行業始終為教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金融業。其中,去往制造業的學生比例較前兩年呈明顯上升趨勢,2022 年去往教育業的本科畢業生比例較 2020 年上升了 4.79%,去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本科畢業生比例較 2020 年下降了 17.31%。
全文小結如下
很多朋友已經忍不住想看看分專業的就業情況了,為了方便了解相關數據,小編將2022屆和2021屆的各專業畢業去向落實率找了出來,有需要的朋友自己看吧。
2022 屆 1447 名本科生中,共有 1368 人確定了畢業去向,本科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4.54%。其中,考雙 13 人;繼續讀研 318 人;出國(境)深造 331人;其余以各種形式參加就業,包括:簽約就業(簽訂四聯就業協議書)425 人,合同就業(直接簽訂勞動合同)105 人,靈活就業(自由職業、自主創業等)154人,參加國家地方項目 22 人。本科生深造率為 45.75%。截至 8 月31 日,廣告學、商務英語、教育技術學、朝鮮語、斯瓦希里語、哈薩克語、葡萄牙語等專業的本科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均達 100%。
截至 2021 年 8 月 27 日,2021 屆 1508 名本科生中,共有 1444 人確定了畢業去向,本科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5.76%。其中,考雙(升學)12 人;考研(升學)286 人;出國(境)深造 335 人;其余以各種形式參加就業,包括:簽訂協議書 552 人,合同就業(直接簽訂勞動合同)82 人,靈活就業(自由職業、自主創業等)175 人,參加國家地方項目 2 人。本科生深造率為 41.98%。截至 2021年 8 月 27 日,金融學、漢語國際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日語)、阿拉伯語、朝鮮語、印地語、波斯語、哈薩克語、波蘭語、政治學與行政學、葡萄牙語和希臘語專業的本科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均達 100%。
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兩點:一是不要只看去向落實率,還要看看每個專業的總人數。二是即使是分專業的畢業去向落實率統計表,也是總體情況,具體到每位同學,情況可能千差萬別。
最后交代一句,以上所有數據均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公開信息,主要是學校網站和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就業質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