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多的四字詞語 表示人多的四字詞
視頻加載中...
視頻:老尹分享多個字的成語詩句
與詩歌一樣,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成語也叫固定短語,以四字成語居多,但二字成語,三字成語,五六七八九十字、甚至十幾字的成語也不少。
成語與詩詞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襯托,互相轉變。中國歷代經典詩詞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語,有的詩句即成語,而有的成語即是詩句。
二尹參加成語節目
兩字成語基本上是由四字成語演變而來。比如推敲、效顰、矛盾、得五、亡羊等。
效顰是東施效顰的簡化。西施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春秋末期越國人。傳說西施有心疼病,每次心疼時便會眉頭緊皺(也稱顰眉或蹙眉),從而顯得更加楚楚動人。東施是西施的鄰居,卻是歷史上的著名丑女之一。東施以為西施的美麗來源于顰眉,便經常模仿西施顰眉,結果成了世人的笑柄。李白有詩云:
古風(其一) 李白
丑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
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
本詩的尾聯引用了邯鄲學步的典故,也稱“失步”或“學步”。
西施浣紗(搜索號圖庫)
“推敲”則是反復推敲的簡化,最初來源于賈島《題李凝幽居》中的詩句: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當初,關于是用“僧敲用下門”,還是“僧推月下門”,賈島也拿捏不準。于是去請教當時的文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韓愈比賈島大了11歲,是前輩,也是當時大唐的文壇領袖。韓愈經過反復對比,在“推”與“敲”之間試用多次后告訴賈島,“敲門”比“推門”更好:一是“敲”字襯托出了環境的幽靜,二是“敲”字表現出訪客的禮貌,對主人的尊敬,這便是成語“推敲”(反復推敲“的由來。
奇妙的成語節目
三字成語較多,比如莫須有、步紅塵、杯中物、惡作劇、父母官、父母國、父母鄉、父子兵、風馬牛、繞指柔、東道主(燭之武、秦穆公)等。相關詩句有:
杯中物:
杜甫:賴有杯中物,還同海上鷗。
李白: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父母鄉:
王建《水夫謠》: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
繞指柔:
劉琨詩句: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白居易詩句: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
四字成語詩句是成語詩句中的大戶。比如:天下無雙,江夏黃香;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是看盡長安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五字成語詩句:
錢福: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杜甫:射人先射馬,摛賊先擒王。
賈誼: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六字成語: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七字成語:
一寸光陰一寸金,
各人自掃門前雪,
勿以善小而不為,
身在曹營心在漢
八字成語: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九字成語: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釣。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十字成語: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十一字成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十二字成語: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