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體 表面抗體500多嚴重嗎
如果說醫學界的老大難問題,乙肝算一個。一方面,它至今未能完全攻克,在我國屬于法定的乙類傳染病;另一方面,是誘發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乙肝人群數量龐大,我國約7000萬人。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說說:乙肝及相關肝癌的防治。
上線大醫生:曾達武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病內科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醫學博士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炎學組委員
本期話題:乙肝及相關肝癌的防治
什么是乙肝
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血液 、體液和母嬰傳播。
乙肝的癥狀
癥狀表現因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而不同。
乙型肝炎病人常見的表現有身體乏力、容易疲勞、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尿黃,或有輕度發熱。病情較重時可以有皮膚、鞏膜黃染。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隱痛、壓痛。
傳播途徑
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病人是乙肝病毒的重要傳染源。
乙肝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分娩時的母嬰傳播(圍產期傳播)或水平傳播(通過接觸感染血液),也通過針刺傷、紋身、穿刺和破損皮膚或黏膜接觸受感染的體液(如唾液和經血、陰道分泌物和精液)傳播。
乙肝不經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不會傳染乙肝病毒。
“兩對半“與“大小三陽”
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篩查俗稱“兩對半”。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體
HBeAg:乙肝病毒e抗原
HBeAb:乙肝病毒e抗體
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體
常見檢測結果和說明的問題如下:
1、未感染乙肝病毒。
2、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急性感染恢復期。
3、既往感染,并產生抗體或急性感染已恢復。
4、接種乙肝疫苗后產生抗體。
5、「小三陽」,乙肝病毒感染,傳染性相對較弱。
6、「大三陽」,乙肝病毒感染,傳染性強。
“兩對半”檢查結果僅僅代表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狀態,疾病狀態、病情輕重還要根據臨床體征、肝功能、HBV病毒載量等一系列檢查結果來進行綜合判斷。
如何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但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無需治療,只需定期隨訪、檢查。抗病毒治療:
核苷類藥物:包括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TAF)、替比夫定(LdT)等藥物。不良反應少見,如腎損傷、骨損傷、乳酸中毒等。
干擾素類藥物:包括 Peg-IFN-α 和干擾素-α。可能引起發熱、肌肉疼痛、疲乏無力等副作用。
怎樣預防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辦法。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嬰兒在出生后盡快接種乙肝疫苗(最好是在24小時內),我國的乙肝疫苗接種程序是在0、1、6月齡各接種一劑。按時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后,95%的嬰兒可以產生保護性抗體,保護期持續至少20年。
成人接種乙肝疫苗的程序也是「0、1、6個月」:接種第一劑1個月后接種第二劑,接種第二劑5個月后接種第三劑。
如果你沒接種過乙肝疫苗,或未全程接種,或接種史不詳,就可以去接種。
接種前可以不進行血清學指標篩查,無論是感染過還是未感染過乙肝病毒的人接種乙肝疫苗都是安全的。
大 醫 生 介 紹
曾 達 武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來源: FM1036福建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