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叫什么
文/御風
眾所周知,全世界目前一共有2個空間站在太空運行,分別是中國的“天宮”和西方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考慮到后者的退役已進入倒計時,不久的未來,中國將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天宮空間站)
面對這一現實,美國雖然依舊嘴硬,宣布將繼續限制和中國的太空合作,但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已開始和中國接觸,希望能借著中國探索太空的“東風”,在空間站進行科學研究,甚至直接派出航天員進入“天宮”。對此,中國的態度也非常開放,愿意和友好國家展開太空科研合作,即便是和我們有一定爭執的國家,也一視同仁敞開大門。
(天宮空間站內部)
據印度媒體最新報道,位于班加羅爾的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表示,原定于搭載中國火箭進入“天宮”空間站的印度科研設備“進度嚴重滯后”,雖然該所早在一年之前就向印度外交部申請出口許可證,但直到現在都沒有獲批。
(中國載人登月想象圖)
印度媒體表示,由于兩國關系不佳,新德里事實上已經就中印航天合作發出禁令,不準印度機構參與中國主導的太空項目。對此,印度的航天科學家們非常沮喪,認為這阻礙了印度本國探索宇宙的進展,但印度的網友們卻十分興奮,認為不準參加“天宮”科研項目十分正確,“不能讓印度敏感技術流入中國”。
據報道,和美國的敝帚自珍不同,中國航天項目從一開始就向全世界開放,具體到“天宮”空間站,一共有27個國家向中國申請參與合作,涉及航天技術、醫學、微重力流體物理、空間材料等一系列前沿領域。中方和聯合國協調后,最終確定了9個國際合作項目,其中印度參與的項目有2個,日本有1個,還有俄羅斯、法國、德國等諸多國家的項目都得到批準。
(天宮空間站內部)
報道稱,印度方面參加的兩個項目分別是“星云氣體的光譜研究”和“部分混相流體在微重力下的行為研究”,其中前者由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和俄羅斯科學院天文研究所合作,后者則由印度理工學院和比利時方面合作。
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認為,被印度外交部阻礙的“星云氣體光譜研究”,其實是純粹的科研項目,不涉及任何地緣政治的競爭,該項目主要目的是觀測光譜的元素組成,了解星系的演化過程,以確認宇宙的發展和結局。
(國際空間站)
然而,印度高層卻認為,該項目涉及的技術具有敏感性,因此遲遲不批準向中國運輸相關的科研設備。印度科學家認為,參與中國的空間站科研項目,對印度的太空探索十分有利,印外交部的“禁令”令人沮喪。
也有印度媒體認為,新德里之所以不批準中印航天合作,其實是打算發射自己的空間站,不依賴中國進行宇宙探索,尤其是“月船3號”成功進入月球軌道后,印度的航天雄心備受鼓舞,認為下一步就要打造印度自主的空間站。
(印度航天服)
據報道,印度已經開始著手實施載人航天和空間站的研發計劃,預計到2025年實現首次載人航天項目,然后向400公里的太空軌道發射20噸的印度國產空間站,成為和中國并駕齊驅的太空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