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保護環境,英特爾推能監測珊瑚礁健康狀況AI項目
對于保護環境,人工智能(AI)能做什么?有人想到了用人工智能來監測和分析珊瑚礁的復原能力。
由英特爾、埃森哲咨詢公司和菲律賓一家非營利組織Sulubaa 環境基金,推出了名為Corail項目,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工智能搭建平臺,來監測和分析珊瑚礁的復原力。自2019年5月推出以來,這個項目已經收集了40000張菲律賓潘加塔蘭島周圍珊瑚礁的圖像,研究人員利用這些圖像實時評估了珊瑚礁的健康狀況。
潛水員在水下布置Corail項目
如果在菲律賓的試點計劃獲得成功,那么Corail項目就可以用來監測世界上更多的瀕危珊瑚礁種群。珊瑚礁不僅可以保護海岸線免受熱帶風暴襲擊,而且還能為十億人提供經濟收入,僅圍繞旅游和娛樂這一項,它就能為每年產生96億美元的價值。
具體來說,Corail項目一開始會部署一個浮標。浮標配備船用級太陽能電池板、電池和信號傳輸設備(可能是WiFi或者4G)。同時,研究團隊還配了一個系在泊繩上的攝像頭。浮標上的計算由樹莓Pi和英特爾神經計算芯片2來完成,岸上的PC計算芯片則由英特爾Arria 10 FPGA來處理圖像。
要部署浮標需要搭建一個人造混凝土礁,據英特爾稱,他們采用了蘇祿礁假體融合了會生長和擴展的活珊瑚碎片,這樣這個水下平臺不會破壞環境,還為魚類和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最初這種蘇祿礁假體由Sulubaa 環境基金會于2016年設計,旨在提高島上珊瑚生態系統的復原力,并恢復被炸藥捕撈破壞的礁石。據介紹,任何類型的珊瑚都可以附著在假體上,調查顯示,蘇祿礁假體固定第一年的成活率為76%。
通過攝像頭拍攝的圖像通過芯片上運行的Azure應用程序定期把數據從相機傳輸到岸上的PC。埃森哲提供的定制機器學習模型VASP對海洋生物進行計數和分類,并將數據從PC發送到到Azure云,從而進行整理形成報告。
埃森哲首席分析官Athina Kanioura表示:“數據的價值取在于你能多快地收集到見解并做出決策。憑借對流視頻進行實時分析的能力,VASP使我們能夠利用豐富的數據源,在不破壞水下環境的情況下進行手動監視。”
更好地了解珊瑚礁的健康狀況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監測氣候變化趨勢。不論是污染,海洋酸化,還是不可持續的魚類捕撈或水溫升高都已經直接影響了水下生態系統。
未來,Corail項目團隊還計劃部署優化的AI分類器模型和備用電源。他們還考慮使用紅外攝像頭,該攝像頭可以進行夜間拍攝,并調整平臺以研究熱帶魚的遷移率以及進入人類受限的水下區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Corail項目并不是人工智能技術首次實驗的環境保護項目。去年,英特爾還發布了TrailGuard AI項目,這是與非營利組織Resolve合作,來遏制非洲象的偷獵活動。此外,英特爾與微軟合作的“AI為地球”計劃與數據科學咨詢公司Gramener合作,可以幫助生態學家了解南極企鵝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