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產業難點: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轉型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嘉興11月15日電(記者石子楠)“求創新是謀大局,科技是促未來。” 在國務院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看來,從地方到國家,從企業到產業,推動人工智能的創新和應用,與中國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與全面推進數字經濟轉型相吻合。
第14至15日,第十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高峰論壇”)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舉行。
戴瓊海表示,建黨百年前夕,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在嘉興召開,體現了社會各界在紅船精神指引下謀劃智能產業新篇章的崇高目標。
科技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進步的第一動力。” 在論壇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張兆田說。
正如人們所說,隨著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不斷進步,以信息、網絡和智能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滾滾而來,數字鴻溝得到了彌合,工業也得到了發展線斷了。
“在智能產業做強做大的過程中,如何取得理論突破,如何培養高端人才,如何保障信息安全等問題,仍亟待解決。” 張兆天說道。
張昭天說的并不虛。 目前人工智能理論研究處于什么狀態,技術瓶頸是什么,行業需求在哪里,如何完善產業鏈合作? 專家學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強大的人口基礎優勢和過去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消費端數字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云總裁周博文說,目前,每個人都有意無意地成為消費者數字化的一部分,但數字化并不代表智能。
目前,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被用于人類的生產或生活場景。 一時間,所有領域都開始挖掘機器人應用的新場景。
在這方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電子電氣工程系教授孟慶虎分析了人類與機器人的異同,并提出在不同場景下開發機器人具有深遠的意義。
“當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模塊化在一起,他們接近真正的人工智能。” 孟青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