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工智能促進寧夏教師隊伍建設會議
銀川,11月21日(記者連軍)國家人工智能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新時代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將于20-21日在寧夏石嘴山市舉行。 各省區市教育主管部門交流經驗。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走進寧夏中小學教師智能研究培訓基地和石嘴山人工智能應用試點學校進行現場觀摩,全國教育系統領導,專家,校長代表作交流發言。
觀摩(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臺)
據報道,面對信息技術時代的新命題,人工智能開啟了教育新時代,國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動教育改革創新。 教育部于2018年8月選定寧夏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為試點省市高校。
寧夏教育廳廳長李秋玲表示,全區已建成支持教師專業發展,教學創新,智慧管理的省級教育云平臺。 教師聚集在同一塊“云”上,95%的教師能熟練運用智能助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寧夏依托教育云等智慧平臺,每年培養“人工智能學科專業”復合師范生1500余名,培養教師10萬余名,實現教師智能素養培養培訓全覆蓋。 同時,按照區縣鄉村結對幫扶的模式,建立校際聯盟和“校際網絡教育聯合”協調中心,有效解決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師資隊伍結構性短缺和國家規定的開放開放課程不足的問題。
交流(中央廣播電視臺(CCTV)連軍合影)
據了解,以人工智能和5g為代表的新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已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主要動力。 試點工作本身就包含教育助力精準扶貧,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優質教育的需求。 教師隊伍建設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為解決教師隊伍編制不足,素質低下,參差不齊等瓶頸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下一步“人工智能教育”將重點探索教育教學新模式,推進人機協同教學新途徑,促進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過程的應用。
寧夏石嘴山市學校實現信息化教學(中央廣播電視臺央視廣旺記者連軍合影)
教育部副部長孫耀在會上講話時表示,教育部在寧夏召開這樣一次現場推進會,是為了總結經驗,在國家層面推廣,為開辟新時代教職工改革新路徑提供新動力。 用人工智能推動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深刻轉變,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創新教師隊伍,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培養民族復興時代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