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治理|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工智能應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簡介:12月18日,聯合國副秘書長法布里齊奧霍奇德(Fabbrizio Hochschild)在清華大學首屆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在人工智能治理領域,除了制定標準、準則和禁令之外,還需要采取一些方式,對人工智能的積極使用和發展給予優惠和支持,譴責利用人工智能作惡或發展其負面效應,以防止技術濫用,使技術受益.12月18日,聯合國副秘書長Fabbrizio Hochschild在清華大學首屆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在人工智能治理領域,除了制定標準、準則、禁令之外,還有一些辦法可以對AI的正面使用和發展給予優惠和支持,譴責利用AI作惡或利用其負面影響,以防止技術濫用,使技術造福而不是危害人類。
“我們應該考慮《生命3.0》的作者Max Tegmark的建議。這個建議也談到了為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實踐者在數字合作中創造一個'(希波克拉底誓言'。他們像醫生一樣,把人類福祉放在第一位,不作惡。”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由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所(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機構提供支持。論壇結合線上線下討論人工智能合作治理的機遇與挑戰。
Hochschild在論壇上說,SARS-CoV-2中的疫情讓我們更加依賴AI系統的預測功能。一方面,人工智能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新冠肺炎的變化、氣候變化和其他有害的全球現象。“另一方面,AI的預測功能在突發事件中也被證明并不完全可靠,難以抵御一些系統性錯誤。”
Hochschild說,AI的局限性和危害越來越明顯。犯罪分子可以利用AI進行非常復雜的網絡攻擊,而一些使用致命自動武器的犯罪分子卻知道如何反追蹤。AI可以用于大規模監視、政治壓迫或商業剝削。“濫用AI也可能造成意外傷害。雖然算法不一定有偏差,但如果使用有偏差的數據,AI會擴大就業、司法、融資機會的不平等。”
Hochschild呼吁全球領導人和多方利益攸關方迫切需要在最高級別開展合作,以應對這一復雜而具有挑戰性的全球局勢。“沒有一個國家或公司能夠設計出滿足所有人期望的綜合指南來管理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在世界上的連鎖反應。我們必須團結起來,為人工智能創建一個可行的國際合作和治理框架。”
他分析說,實現這一目標面臨許多挑戰,如數字鴻溝、發展中國家缺乏對現有人工智能項目/倡議的參與、發展中國家的數據不準確和不完整等。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靈活、創新的全球AI合作和治理模式,優先考慮負責任和透明的AI使用,并將AI使用的隱私和保護放在首位。
他總結道,“在所有新興技術中,人工智能的潛力最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就是為什么這個領域的國際合作風險最大。AI應用技術的發展不僅快于其規范和監管過程,也快于我們對其影響的理解,這一事實凸顯了這一訴求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