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主要內容 背景
導讀草船借箭的故事草船借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戰爭策略之一,也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諸葛亮所用的神機妙策之一。背景公元213年,蜀漢政治家諸葛亮為了對抗魏國,向劉備建議攻打魏國的益州,由于益州地勢險要,軍事力量
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戰爭策略之一,也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諸葛亮所用的神機妙策之一。
背景
公元213年,蜀漢政治家諸葛亮為了對抗魏國,向劉備建議攻打魏國的益州,由于益州地勢險要,軍事力量向益州進攻很難取得勝利,諸葛亮遂以虛實結合的方略,提出了草船借箭的計策,以攻代守。
計策
諸葛亮將草船涂上火漆,布滿草席,船頭刻上“曹操借箭”的字樣,并以炮聲為信號,故意放棄濡須口的要塞向荊州撤退,魏軍在偵察到草船后,認為蜀漢軍已經千里轉移,心存僥幸的魏軍便疏于戒備,放松警惕。等到魏國安置完畢,公開給劉備要求借箭時,諸葛亮就以不要箭,只要箭頭為借口,讓魏軍為蜀漢軍送去了大量的箭。
意義
草船借箭的計策不但精湛的掩蓋了蜀漢真正的意圖,因為魏軍已經收到蜀漢借的箭頭,從內部和外部刺激的作用下,誘使魏軍大量投入制作箭頭的物力和人力,從而間接弱化敵方的軍事威脅,提高了自身軍事實力,使蜀漢軍順利的實現了戰術轉移,收復益州,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計策的深刻改變了中國戰爭思想的方略。
啟示
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處境多么艱難,取勝的關鍵在于變化和創新,要善于發掘自身優勢,識別和利用敵人的弱點,不斷突破自己的認知和技能,才能贏得戰爭和勝利。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王陽”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