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的故事視頻
導讀《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典故戰國時期,宋國有一位非常勤勞
《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典故
戰國時期,宋國有一位非常勤勞的農夫。每天天剛亮,他就去田地里勞作。
有一天,農夫在地里翻完了土,感覺很累。于是,就坐到田埂上歇息。突然,砰的一聲響,把他嚇了一跳。他循著聲音望過去,只見一只肥嘟嘟、毛茸茸的兔子四腳朝天躺在樹樁旁邊。原來,這只兔子跑得太快,不小心一頭撞到了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
農夫高興極了,他放下鋤頭,拎起兔子,一溜煙兒跑回家,讓妻子做了一盤美味的兔肉,一家人飽餐了一頓。
吃完飯,農夫拍著圓滾滾的肚皮說:“兔子肉實在是太好吃了!依我看,以后再也不用種地了,就守在樹樁旁邊,等著兔子撞上來。”
第二天早上,農夫什么農具都沒拿,直接跑到了田里。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樹樁,期待有兔子再一次撞上去。
幾分鐘過去了,沒動靜,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動靜……就這樣,農夫從清晨等到正午,從正午等到日落。第二天,他又去樹樁旁守候。一連過了許多天,可是再也沒有兔子撞上來。而農夫的田地因為沒人管理,長滿了雜草,莊稼全完了。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何原林”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