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中的七公主 傳聞七公主韓劇免費觀看
相信很多人看過一部曾經很火的韓劇——《傳聞中的七公主》,這是一部2006年上映的韓國家庭倫理劇。劇中你最喜歡哪個“公主”呢?大姐羅得七、二姐羅雪七、三姐羅美七、小妹羅終七。每個公主性格迥異,人生境遇也千差萬別。
四位七公主的父親羅陽八,是一位退役的老軍官,母親明子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養育這四個女兒,跟著羅陽八吃了不少苦,但是也時常為沒有生兒子而遺憾。
在羅陽八的生活中,除了軍隊還是軍隊,而他對于四個女兒的教育,也是以軍隊的強壓式教育法為主:每天要點名報道,不能在規定時間之外回家,做錯事了全家一起做俯臥撐……在這個家庭里,妻子、女兒們都要服從他的命令,仿佛是上級和下級,長官和士兵的關系。而這四個女兒的出生,讓羅陽八無奈遺憾,他一心想要生個兒子來繼承自己的事業,但是沒想到卻接二連三迎接女兒的降生,他只能將對兒子的希望轉嫁到幾個女兒的身上。四個女兒他也都采取了不同的養育方式:干涉包辦大女兒的婚姻,給二女兒固定以后的生活事業路線,對三女兒嚴厲管教和強迫小女兒考軍校,可以說,羅陽八是整個韓國社會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者。
家庭倫理劇有很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教會一個人成長。我們普通人漫長的人生經歷無非就是一些柴米油鹽的煩惱,家長里短的雞婆,你是我非的長短,學會了這些,我們才會慢慢懂得生活。父母懂得如何養育子女,子女懂得如何回報父母,在日復一日的煙火氣中慢慢學會經營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情感生活。
一、父親在女兒們的成長道路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綜藝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監制李笑說:“原生家庭是這一生中給你最親密關系的人,比如說父親,他其實是那個最希望’看你幸福的樣子’的人,原生家庭在成長、戀愛中更應該是你的鎧甲。”
四個女兒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環境中,經歷的人生卻各不相同,下面我們看一下劇中四位性格迥異的七公主各自的人生軌跡是如何發展的。
1、老大羅得七
身為老大,她形成了逆來順受的個性,早早地服從父母的安排,嫁了個不喜歡但是很有錢的老公,做了十年全職太太,日子過得空虛寂寞,被老公的朋友一勾引就紅杏出墻了。剛開始覺得得七出軌有值得同情的理由,老公秀漢大男子主義,不關心她,但是后來當秀漢發現她出軌之后,給過她改過自新的機會,努力想要維護夫妻間的關系,只是得七沒有珍惜,終于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走到離婚那一步,放棄了兩個孩子,凈身出戶。
做了多年的家庭主婦,再次步入社會,找工作,找對象,都變得無比艱難,母親明子甚至去求女婿原諒她,想讓他們復婚,但是經過這一劫,得七拒絕了,她想為自己活一次。在經歷了與炸雞店老板王選擇的兩個女兒及前妻焦頭爛額的較量之后終于掌握了經濟大權,贏得了繼女的認可,與王選擇一起過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很多家庭里老大往往不受寵,老大更加懂得父母的不易,從小被灌輸責任感,為父母分憂解難,為兄弟姐們考慮太多。
2、老二羅雪七
羅雪七是整部劇中最閃耀、最優秀、被父親寄予厚望,畢業于陸軍學校,擔任中尉。被當做兒子一樣養大,因為懂事放棄了自己做服裝設計師的理想,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她責任感強、正直、勤奮,三朵姐妹花,她得是棵樹。忍受不穿裙子,不做發型,不做設計師,不告白10年的暗戀。
父親羅陽八在其他三個女兒面前永遠是高高在上,嚴厲有加,而唯獨在雪七的面前卻格外耐心慈祥。雪七也因為懂事,從小到大,一直就是乖乖女和好學生,按照父親的心愿考進了軍校,當上了軍官,幾乎很少見到她違背父母的想法,也很少見到羅陽八批評她。
羅陽八因年輕時誤殺了雪七的親生父親,所以對她的愛更多的是愧疚和自我救贖,過高的期望也讓雪七倍感壓力。
這樣的她真的快樂幸福嗎?不盡然。與妹妹美七的相愛相殺,被搶暗戀的男人,在一次次美七的欲言又止中煩悶不已。幸好有一個對她窮追不舍的年幼男,在她失落,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事實時一直陪在她身邊,救贖她,與養父母和解。
“難受的時候哭是三流,難受的時候忍著是二流,難受的時候笑是一流。難過的時候就哭吧,不是一流又能怎樣,有時候三流更具人性;難過的時候就哭吧,痛快的哭一場,然后放下一切,空著的雙手才能抓住新的機會,找到新的愛情。”年幼男對羅雪七說的這句話讓雪七找到了重獲新生的出口。
3、老三羅美七
羅美七是劇中的顏值擔當,自小因為美貌對雪七造成了不小的自卑,仗著美貌過著高消費名牌傍身的生活,游走在男人中間。因為成績不好而總是被父親責罵,很多次都被告成信譽不良者,每次靠雪七的幫助來解決。從小每天都被父親拿來同自己優秀的姐姐做對比,對雪七的嫉妒和知道雪七的身世秘密卻不能說的壓抑,種種因素疊加造就了美七外表放縱不羈,內心卻敏感脆弱的性格。
當父母擁有三個孩子或者四個孩子的時候,中間的是最容易讓人遺忘的。
雖然搶了雪七的暗戀男友,卻因為敏感的性格過不好婚姻生活,懷孕之后任性地提出離婚并一個人躲到郊區做護士,她刻薄、尖銳,像花蝴蝶,更像煙花:熱烈、奪目,無時無刻,她總會“炸”傷你。后來和老公和好了,脾氣也收斂了很多,兩人生了兩個孩子。
父親的嚴厲讓美七感到畏懼,不敢接近,更不知如何相處。父親對待她和雪七的不同態度也讓她變得叛逆乖張。
4、老四羅終七
她是給父親帶來最終失望的這個四個女兒中的最后一個女兒,因此起名叫終七,是個開朗膽小的復讀生。和雪七一樣,為了圓父親的夢想,努力學習,被逼著要報考軍官學校。卻在與家教富二代太子的相處中懷孕了,失望的父親沒有參加終七的婚禮。她常常旁若無人的咧嘴大哭,無措時哭、委屈時哭、孤獨時哭、深情時哭,還不懂事的小兩口當上了父母,兩個人逐漸成長,慢慢體會到了家庭和婚姻的意義。
終七之所以會這么幼稚與父親的忽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父親從來沒有關心過她喜歡什么,一味地逼迫她考軍校,在家教輔導過程中也未能及時發現異樣。幸虧遇到的是對終七真愛的男孩,若所托非人,后果不堪設想。
讓剛成年的女兒過早的進入婚姻生活,經歷懷孕生子、婆媳戰爭,經歷了種種委屈之后最終與婆婆和諧相處,終七自己覺得幸福圓滿。在我看來,這是做父母的失職,女兒不幸福的風險極大。
二、父親對女兒的認知確實有很多盲區而不自知
在《女兒們的男朋友》中,王子文也談到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獨立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沒有人會關心你”,這句話讓我聽著好心疼。5歲的時候王子文的父母就離異了,14歲的時候王子文就一個人闖北京,讓王子文養成了不服輸的性格。父愛的缺失也使她形成了極易敏感的性格,跟《歡樂頌》里曲筱綃古靈精怪的、飛揚跋扈的性格大相徑庭。
同樣在這個節目當中,張曄子講述小時候滿懷期待等著老爸張潮來接自己卻一次次失望,長大后明白親情的缺失無法挽回。
佟麗婭的美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許多人看來,佟麗婭本質上是極其不自信的。不少人會疑問:為什么都美成這樣的,還沒自信?那是因為,佟麗婭從小都生活在父親被否定、被批評的狀態里,自信心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起來。而這種自信心敏感而脆弱。當初面對陳思成她低到塵埃里,好在經歷陳思誠事件后,現在的佟麗婭似乎完全變了,自信全開。
傳統的“打擊教育”中,孩子總是從小就被父母評價:“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這樣的生長環境里,孩子長大后遇到問題時也容易退到孩子行為的狀態,用幼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或依賴他人幫忙解決。
很多女孩都分不清楚依賴和愛情的區別,以為自己離不開對方,其實只是不習慣少一個為自己解決問題的人罷了。但如果以這樣的狀態進入婚姻或者長時間維持這種狀態的話,兩人之間的關系一定會失衡。
三、父親如何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發揮重要性
母親是一個家庭中溫暖和安慰的所在,而父親往往是游戲、玩耍、有趣的所在。父親跟女兒一起玩游戲,對塑造女兒健全的人格和社會技能十分有幫助。
在女孩3歲以后,更渴望與父親親近,得到父親的認可贊賞,從而建立自信心,獲得自尊。
而現實中,很多父親是疏離的、嚴厲的、挑剔的。一個典型的例子:主持人董卿就是在父親的挑剔和嚴厲中長大的。
1、父親應給予女兒勇氣和自信
玩共同喜歡的游戲,有助于建立感情。父親是女兒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支柱。從小有父親陪伴著一起游戲的女孩,總能夠活得更開朗樂觀,也更獨立和果敢。
2、父親應給予女兒傾訴心聲的機會
建議每個父親應該跟女兒至少一個月有一次的約會。這約會的目的是要建立父女間的親密關系,當女兒有困惑需要解決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想到父親,而不是怕父親知道而責備自己。
3、父親應給予女兒足夠的安全感
爸爸是家庭秩序的締造者,而女人,不論是妻子,還是女兒,只有在秩序井然的情感及生活環境中,才能更有安全感。女孩生活在這種父愛豐盈的家庭中,會更有安全感。
4、父親應給予女兒充分的尊重
前段時間因為黃多多染發,引起了網友們熱議。多多9歲的時候就打了耳洞,帶了耳飾。黃磊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尊重她的想法,傾聽她的意愿。而不是像羅陽八那樣總是把自己在人生中的缺憾強硬地安排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去做到自己沒有做到的事。
四、寫在最后
心理學家弗里曼認為,原生家庭的不足,將成為一個人后續人生的索求和追逐,而這也成為了推動個人成長的關鍵所在。
父親的教育有很多問題,很多不足,但也推動了四個女兒對幸福的追求,盡管各自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都實現了大團圓結局。
結局那一幕:一家人圍坐著談笑風生,屋外飄起了鵝毛大雪,老爸與老媽相擁坐在門檻上話當年,一片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