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a298t(聯想a298t怎么樣)
大家好,小常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聯想a298t,聯想a298t怎么樣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聯想a298t怎么樣?:我的就是,還可以
還行 你可以到網上看看
2,聯想a298t是雙核嗎:單核的
不是雙核的,就是安卓智能手機,望采納,謝謝!
他是單核的
不是 只有單核
不是,是單核的
3,聯想AMD K15主板:我的也是聯想品牌機,ADM K15主板,跟你配置差不多,比你少個固態,我想升級內存和顯卡,現在考慮加個8G內存換個GT1030顯卡(功耗才30瓦,網上說比GTX750好,低于750TI。主要考慮不用換電源,我的電源才180W)有人推薦750TI,我感覺買新不買舊,萬一翻車了怎么辦?望采納!
影響電腦速度的最大因素是內存,應該升級內存,建議使用三星8G,穩定
光提升主板有毛用
AMD K15主板使用不了AHCI,win7系統那個驅動更新來更新去就是AMD SATA Controller,要么是 標準 AHCI 1.0 串行 ATA 控制器
可以小超一下 主板不分超頻和非超頻額 只是這個主板不算太垃圾 還行 不過 怎么不是a10 a8配a85好虧的說
4,聯想band8是什么級別:聯想的級別在不斷貶值,五年前一個band8就很了不起了,band10的總監簡直是眾星捧月 如今band8多如狗,band10滿地走,vp一堆堆 。
還不錯聯想vibe band vb10基本參數設備類型 智能手環主要功能 監測步數,卡路里消耗量,移動距離和睡眠品質,接受來自手機的通知防水防塵 支持防水聯想vibe band vb10顯示屏屏幕類型 e-ink電子墨水屏幕聯想vibe band vb10連接參數藍牙 支持聯想vibe band vb10其它參數產品重量 約30g產品顏色 黑,白,金其它特點 金屬材質,膠制的腕帶續航時間 7天
看是技術方向的還是管理方向的,管理方向的band7-主管工程師band8-經理band9-高級經理band10-總監
5,聯想a298t 這手機怎么樣: 優點配置不錯 價格低 手感不錯 外觀挺好 像素還行 320萬得像素老被測出來說是500萬缺點電池不太給力 智能機都這樣 可以理解
垃圾
算是低端手機了,配置不高,能說成 是安卓的入門手機了網絡模式:GSM,TD-SCDMA網絡類型:單卡雙模 外觀設計:直板主屏尺寸:4英寸 800x480像素觸摸屏:電容屏,多點觸控后置攝像頭像素:320操作系統:Android OS 2.3RAM容量:512MBROM容量:512MB電池容量:1500mAh藍牙傳輸:支持存儲卡:MicroSD卡,支持App2SD功能
6,聯想A288t 和A298t 大小一樣嗎? :尊敬的用戶,感謝您對聯想產品的支持以及關注。聯想手機A298T的機身尺寸長寬高為:124.35*64*10.6mm;A288T 為:114*60.5*11.5mm,請您了解。若需購買聯想手機,您可以到當地的手機經銷商(如蘇寧、國美電器)或是聯想官方商城咨詢。手機官方商城:http://shop.lenovomobile.com/聯想官方服務支持網站:http://www.lenovocare.com.cn/default.aspx聯想樂問吧:http://ask.lenovomobile.com/感謝您對聯想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A298t是124.3x64x10.65mm A288t114.1x60.5x11.5mm 前一個面積大 厚度略小 后一個面積小 厚度大...A298t還不錯 TD低端用戶用著挺好 另一個純坑 3.5寸 480x320的果粒屏 還是256M的RAM 千萬別買...
聯想a298t 4寸tft屏幕 800*480分辨率 1g單核處理器 512mram 512rom 320萬像素聯想a288t 3.5寸tft屏幕 480*320分辨率 1g單核處理器 256mram 512mrom 320萬像素聯想a298t的處理器是聯想a288t的升級版,整體配置高于聯想a288t聯想a298t可以算作a288t的升級版,所以價格略貴點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望采納為滿意答案
7,聯想ThinkPad E系列質量怎么樣?和T,X系列比是不是差點??:你好;Thinkpad E 系列屬于邊緣系列,它精簡了原Thinkpad系列的不少東西。但是質量還是不錯的。比如Thinkpad E40 和現在的 E420。我同學用的就是E420。價格在¥4300左右,較同等配置的其他品牌電腦貴點,但是 散熱等方便很好!值得購買。T 系列屬于TOP系列。性能與便攜的終極平衡,質量好,性能穩定!是延續了IBM Thinkpad 正統血脈! 如T410 T420 等。價格不菲,做工一流。性價比不高。預算足的話,建議購買。 X 系列是輕薄系列,尺寸較小,便攜性好,一般無光驅,有平板可旋轉的,很時尚。質量也是不錯的。商務型女生用好。質量不錯,做工一流。價格不菲。Thinkpad 屬于商務機型,外觀不夠炫,男生用還可以。質量都是非常好的。E系列是沒法跟T,X 系列比的。但總體來說跟其他品牌電腦比算不錯了。優點在于:穩定,散熱。建議購買Thinkpad E420! 希望對你有幫助。
您好,ThinkPad E系列 ,顛覆設計,盡顯鋒芒ThinkPad Edge E系列在傳承眾多ThinkPad經典科技的同時融入創新元素,其簡約的設計、清晰的線條、大膽的色彩和一貫的品質彰顯了ThinkPad的卓越和創新。從全新懸浮式鍵盤設計到便捷的雙重操控模式,多一點想象力,生活就多一點改變。 E系列也是挺不錯的,您可以登錄聯想官網了解詳情:http://appserver.lenovo.com.cn/Lenovo_Series_List.aspx?CategoryCode=A19B01C09
t420和x220屬于商務型nb,配置一般不是很高,t系列有獨立顯卡的,x系列為便攜式;e系列為家用的。thinkpad目前只有t、x系列還有原來ibm的thinkpad的影子。根據個人對性能的要求、外觀的喜好和用途等,去選擇合適的機型。
8,聯想 thinkpad T 、X、R、SL和E系列哪個好?:經典的THINKPAD,也就是從IBM直接傳承下來的是:THINKPAD T,X,W還有X TABLET。R,SL和E,我個人人文其實就是貼上thinkpad標志的ideapad。畢竟他們簡化了很多thinkpad的特性——包括防滾架、金屬機身、鍵盤燈等等。不過核心技術還是得到保留的,價格也下來了,性價比也隨之上升了。R系列已經停產了吧,官網上已經沒有這個系列了。SL系列做工堪憂,不推薦。雖然R,SL,E系列不是傳統的TP,用料還是不錯的,塑料的質感、堅固度都很讓人放心。要說好,那要看是什么方面的好了。如果說堅固度、耐用度好,那THINKPAD T/X/W這三個系列肯定是最好的。防潑濺鍵盤、防滾架、金屬機身、鍵盤燈一應俱全。T系列商務,X便攜,W是小型工作站。我在用THINKPAD X201,我是真的把它摔過到地上的,安然無恙啊。但是這三個系列價格會很高。同等配置的機器,買宏基買華碩可能5字頭,甚至4字頭就能拿下了,但是THINKPAD X最便宜的都要五千多了。如果說偏向于性價比,希望價錢不高又耐用,E系列還是不錯的。設計突破了“小黑”的設計樣式,加入了一些新的配色元素。E10便攜,只有11.6寸,可惜暫時沒見到用上六芯電池的,續航時間不大夠。E30個人感覺雞肋了,13寸的本本沒光驅,裝的處理器也不是非常的優秀。尤其是裝AMD L325的機型,發熱很嚴重(舍友有臺,隨便開店程序風扇就猛轉了)。E40的配置配置比較能適應日常使用,不過偏重,如果要經常帶出帶入的就不是很方便了。綜上所述,要求很耐用,而且對價錢沒有什么要求的,T系列和X系列可以說是買了沒遺憾的機器。如果說只是適應日常使用,E系列還是挺好的~~
這個主要看自己的需求。從堅固度和耐用度來看 T/X/W這三個系列無疑是最好的,防潑濺鍵盤、防滾架、金屬機身、鍵盤燈一應俱全。T系列商務,X便攜,W是小型工作站,只是這三個系列價格會相應要高點。就性價比來看,E系列還是不錯的,耐看還實用。設計突破了“小黑”的設計樣式,加入了一些新的配色元素。綜上所述,要求很耐用,而且對價錢沒有什么要求的,T系列和X系列可以說是很好的機器。如果說只是適應日常使用,E系列還是挺好的~~當然是T系列,配置上不錯、重量質量也控制得很好。就是貴點!X系列雖然輕便,但是主要針對商務研嘩發糕菏蕹孤革酞宮喀發,配置上全是集顯。按性能從高到底依次是W.T.R SL.X系列是輕薄商務本E系列是上網本做工上sl的好一點,但E系列更時尚,配置更新,THINKPAD的小黑 完全跟 W T R X 系列沒法比 只不過是聯想出的。
做工上sl的好一點,但E系列更時尚,配置更新,一般用的話裝個360殺毒或就是貼著THINKPAD的小黑 完全跟 W T R X 系列沒法比 只不過是聯想出的
看你用途以及預算了,如果你不玩大型游戲的話建議你買x系列的,畢竟輕薄型的攜帶方便(x61跟x200連電池電源大概是1.5kg左右)。如果喜歡普通屏可以買x61(12寸普屏)的,現在x61-lg2已經在7000以下了,很超值,不過就是舊的平臺的。如果喜歡寬屏的可以買x200(12寸寬屏)或x300(13寸寬屏),x301(13寸寬屏),不過后兩個系列的比較貴,都在五位數以上的,x200最低配現在也是7000左右,用的是迅馳2的平臺,性能跟功耗都有提升,特別是集成顯卡提升不少,不過缺點是電池續航比較差,而且,特別是屏幕邊框比較粗,看起來沒x61小巧。 樓主可以先去thinkpad體驗中心試用一下,畢竟要看到真機才好做對比! 回樓主:現在的內存比較少出現不兼容的情況了,不過為以防萬一的話還是建議用回跟機器原配同品牌同頻率的內存,像x61用的就是三星的ddr2內存的,樓主需升級內存的話可以在買機器時先咨詢你看中機型的內存情況然后再按需升級。
當然是T系列,配置上不錯、重量質量也控制得很好。就是貴點!X系列雖然輕便,但是主要針對商務研發,配置上全是集顯。
9,36氪專訪 | 聯想副總裁張華:聯想消費業務向To C轉型,劉軍回歸是轉...:
聯想整個集團都在轉型。今年的Tech World 大會上,楊元慶給聯想打上了“更加2B”的標簽,要發力SIoT智能物聯網,這讓人容易忽略其PC業務的變化。
聯想消費業務也正在向To C轉型,其主體就是聯想(Lenovo)品牌的PC業務。這種轉型本質上是為了貼近用戶,同時爭取更多的C端客戶。
聯想消費業務向To C轉型,學習小米的營銷方式
為了實現To C轉型,聯想消費業務在產品、營銷、渠道上都在改變。
產品上,聯想瞄準市場的主流趨勢打造輕薄本、高性能本。10月28日晚,聯想發布的新一代小新Air 13就是輕薄本,整機1.25kg,厚度只有14.8mm。另一方面,針對可催生爆款產品的細分客群打造產品線。在消費PC上,聯想主要打磨四個產品線:小新為學生、職場新人等年輕用戶設計,YOGA針對職場精英,拯救者瞄準游戲發燒友,熾魂獨立于聯想品牌,作為專業級的電競設備。
在營銷上,產品IP化、全網營銷和粉絲經營是關鍵詞。
產品IP化其實就是互聯網爆款思維,線上購物時,清晰的品牌對用戶選擇有更強的引導力。蘋果之外的PC廠商往往產品線非常復雜,多以數字型號命名,用戶選擇起來很麻煩,也無法給用戶注入清晰的品牌感知。小新系列和拯救者系列將是IP化打頭的產品。
聯想從去年開始推全網營銷、同一價格。新品發布后,在聯想官網、京東、天貓、蘇寧同步上市,以同樣的價格出售。這相當于取消了網上首發平臺,第一時間全網觸達更多的消費者。而同樣的價格出售,免除了用戶在不同平臺上比價的麻煩。
此外,聯想還向小米學習,發力粉絲營銷。聯想的粉絲圈叫“聯萌”。據張華介紹,現在“聯萌”里有6000萬粉絲,日活百萬以上,月活到了千萬。他預計,2018-2019財年(截至明年3月底)年底會員會在1個億左右,日活300萬。
粉絲圈會對產品提出很多意見、需求,聯想拿到用戶的第一手想法,在產品設計和營銷策略上可以有的放矢。另一方面,粉絲群是更忠實的用戶群體,會形成自來水式的宣傳。
張華概括聯想與客戶的關系時說,聯想現在從交易模式(trade model)轉變到關系模式(relationmodel),直接跟終端用戶接觸。聯想之前主要是直接跟大客戶做生意,“也就是一次購買,結束了。但今天是真正的To C,小米在To C領域是領先的,為什么能起這么快,就是跟客戶直接做生意。我們團隊來了以后,做了很多工作,要把聯想的交易模式變成關系模式。”
上面提到的線上營銷和粉絲經營,是可以直達用戶的。在線下,聯想也讓銷售網絡扁平化,提升了管理效率,張華表示:“我們以前通過聯想總部的人,到聯想區域的人,再到代理商,完了再到店,之前是四層。為了實現To C,我們砍掉了1.5層,我們的人管理到每個網格,我們在全國應該是120個分區,每個分區有首代,這些首代直接對應他所在區域的每個店的店長,我們這些人(聯想總部的人)管到區,再到店長,再到銷售市場。”
在管理線下店時,“通過系統APP,我們每天都能夠看到每個店銷售了多少,每個店長為這個生意貢獻了多少,店長每天碰到的問題,在我們的APP后臺直接可以抓取。”
與此同時,聯想還在線下快速鋪開體驗店。張華介紹,經過四個月已經布局了300家,到今年年底應該接近1000家,并且過去三個月左右,有150家左右已經下沉到四六級市場。
聯想這些改變,類似于小米的做法,無論是線上營銷,還是粉絲經營,小米都是中國最成功的硬件廠商。張華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了對小米的贊許。
而產品IP化,類似于手機廠商主打旗艦機的策略。頭部安卓機廠商,每年會發十幾款以上手機,確立少數幾款作為主打機型,并保持持續的產品系列,比如小米的MIX系列、華為的Mate系列。聯想小新也采用了同樣的打法,小新Air 13在2016年就已推出,聯想并未以新的型號命名新品,而是延續原有名稱,這有助于維持用戶對產品系列的記憶。
劉軍回歸是轉折點
張華介紹聯想消費業務的轉型時,多次提到了劉軍的回歸。
2017年5月,劉軍回歸聯想,擔任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主管聯想中國區業務。此后,聯想在PC、手機、智能物聯網上的策略都變得更加清晰,打法更加務實、高效。之前兩個財季聯想都實現盈利,大幅扭虧。港股大勢不振的情況下,聯想集團今年的股價也上漲了17%。
接受36氪專訪時,張華表示,劉軍回歸后帶來最大的變化是,大家從做業務變成創業。
劉軍要求高管雙手粘泥,這對消費業務的To C轉型很重要。張華說:“今天我的業務在向To C轉型,不每天去看你的粉絲群里頭他們在說什么,不每天看團隊的進展什么樣,不每天走向前端市場,去跟那些KA客戶去聊,很容易就斷掉了。”與此同時,普通員工的工作也可以快速得到C端客戶的反饋,迅速進行改進。
集團發展的策略上,劉軍提出“智慧聯想服務中國”,一方面往智慧方向去走,另一方面強調服務的優化。上面提到的“聯盟”粉絲圈,也是劉軍回歸后開始深耕的。
5G在中國更可能造成行業洗牌,外國廠商可能掉隊
5G來臨普遍被認為一個大機遇,也是聯想各項業務布局的重點方向之一。聯想中國區消費業務筆記本產品規劃高級經理李鑫表示,聯想在這方面已經有了技術儲備,會適時推出產品。
對于5G造成行業洗牌的可能性,張華認為,5G應該會改變很多事,但行業洗牌不一定,5G的競爭需要很強的技術儲備,不是哪個小的后進者隨便抓一張牌就能贏的。但在中國市場,5G造成行業洗牌的可能性會更大。因為中國用戶對新技術更加敏感,中國的需求在走在前面,新技術也會走在前面。
中國智能機市場,本土廠商的崛起把海外廠商擠出去了。5G時代到來后,張華認為這一幕可能會在中國PC市場重演。中國PC市場的海外品牌,“如果他們在這方面沒有特別強的儲備,我覺得未來會面臨一些危機。”
除了PC之外,張華還負責SIoT中國消費業務。張華認為,智能物聯網SIoT的機會很大,關鍵是做對方向穩扎穩打。
今年的Tech World大會上,聯想已經推出凈化器、掃地機器人,并稱未來半年陸續有多款白電產品發布。對于是否會推出三大白電,張華稱,實驗室里有產品,但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劃,明年可能會推出某一大白電(空冰洗之一)或者某一小類。
以下為36氪專訪內容:
智能物聯網剛剛起步,需要穩扎穩打
36氪:現在聯想整個集團都在向智能化轉型,可是聯想手機業務比較弱,會影響整個智能物聯網的推進嗎?
張華:智能物聯網SIoT目前看大家有先有后,但我覺得機會很大。大家只要儲備強,想清楚做對了,穩扎穩打,也是很大的機會。你說手機和電腦之間有什么太多的連接嗎?有,但是沒那么強烈的必要。但是說手機和那些設備之間,或者電腦和那些設備之間,未來一定必要很大。除了PC,SIoT中國消費業務也是我在負責,所以這盤棋都在我的筐里頭。有些技術的成熟度、應用度,我會統一整理計劃去推動,做的過程中會想它們之間怎么去互聯互通。
我覺得不急。SIoT剛剛起步,今天所謂的智能好多還是偏概念,很多是嘗試性的用戶,可能跟著這概念去買了,嘗試挺好玩,但是真正daily用的還比較少。現在是在市場初期,一方面是市場儲備,一方面是推動技術,進一步成熟。
5G在中國更可能造成PC市場洗牌
36氪:5G會造成PC市場的大洗牌嗎?
張華:洗牌不敢說,因為我覺得5G是要看實力的,不是哪個小的后進者隨便抓一張牌就能贏的。因為5G投入大,需要長時間儲備,聯想是第一波就開始儲備的。5G應該會改變很多事,但行業洗牌不一定。
36氪:您傾向于哪個方向?會有PC頭部廠商掉隊嗎?
張華:如果從PC的視角看,在所謂的全球化品牌里邊有可能會有。在中國市場,這個現象更有可能發生,在全球不一定。中國現在是所有新東西的最主要實驗場。中國用戶是最活躍的,PC也好,手機也好。你看海外那些用戶的手機,三代四代五代都有同時用的,用戶似乎沒那么敏感。中國市場是非常特殊的市場,中國的需求在走在前面,新技術也走在前面。
36氪:PC市場,中國用戶有可能像手機市場那樣拋棄一些外國品牌嗎?
張華:我覺得是很可能的。
36氪:海外品牌到最后就剩蘋果了,其余的大品牌就都沒了?
張華:一步一步吧。如果他們在這方面沒有特別強的儲備,我覺得未來會面臨一些危機。但它也不是一下子調整。PC的研發比一款手機要難多了,一個周期沒有一年一年半的時間弄不好。手機最快的四個月就可以弄出來,九個月十個月就可以弄一款非常好的。PC最普通的產品你最少也得需要9到12個月。所以,那些大品牌會不會一下子被拋掉?我覺得需要一個過程。對這些設備研發的整個儲備,產供銷這一條鏈,我覺得都得需要一個過程,當然有人走不好可能掉井里頭,我判斷是有可能的,但這個不能說得很絕對。
劉軍回歸后聯想的變化:從做業務到創業
36氪:能否談一下劉軍來了聯想的變化?
張華:我們這些中國區的兄弟們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我覺得是大家從做業務變成創業,這是最核心的。今天小新發布,我們的研發兄弟已經開始準備下一個怎么去迭代它了。
原來說百度(百度科技園在聯想總部旁邊)大樓的燈光,不論是周末還是晚上多晚都在亮著。現在,我們中國區這片區域很多時候夜里也都在不停地忙碌,一兩點鐘他們才走,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創業的狀態。
第二個就是,軍哥講的雙手沾泥。我是一個多年的管理者,以前自己下不下戰場,有時候多走一腳少走一腳,這個感覺都無所謂。但今天我的業務在向to C轉型,不每天去看你的粉絲圈里頭他們在說什么,不每天看團隊的進展什么樣,不每天走向前端市場,去跟那些KA客戶去聊,其實很容易就斷掉了。
中國區軍哥整個領導團隊,現在變化都特別大。經理人的績效指數提升非常快,我記得應該是98%。我們的員工對各級管理層的評價值指數提升了八個多點。第二個指標就是聯想員工的敬業度,也提升了大概六個點。因為我們看到這種創業能閃出這種希望之光,大家就信心越來越強,而且也知道自己每干的一件事其實都直接影響到了C端客戶。以前大家坐在后臺,看不到自己的工作跟客戶有什么關系,不能直接體會到,今天他今天拍的一張產品圖片扔出去,用戶一堆反饋、評價,怎么改進都給你提建議,馬上就行動起來。
第三個就是,我們現在策略非常清楚,智慧聯想服務中國。過去這些年,一些互聯網或其它廠商勢頭猛了以后,聯想的聲量被壓得很多,而且大家也不清楚聯想這么多年在做什么。但現在,這個戰略梳理得非常清晰。
一個是我們的業務要往智慧方向去走,第二個就是強調服務于中國的用戶。我覺得第二點非常清晰,進展非常好,業績也非常好。我覺得這僅僅是中間過程吧,因為你把必備的事兒給做到位了,業績自然而然就好了。以前,為了某個數你急功近利去做,其實做完你留了一堆潛在的風險,我們今天都是水到渠成的方式把它實現,這種后發的力量會越來越強,我覺得這三點應該是非常明顯的進展。
36氪:劉軍回歸以后,高管壓力是不是變大了?手機這塊他制定的諾曼底登陸戰略,要求每戰必勝。
張華:我覺得高管心態已經好了很多,因為元慶復盤時,覺得大家還是要做水到渠成的事兒,要把動作做到位,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我覺得給團隊的壓力已經完全放開。當然團隊做業務要有一個積極進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