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最快恢復方法(胃下垂康復湯)
胃下垂最快恢復方法,胃下垂康復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小飛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怎樣治療胃下垂?? (1)加強營養 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應該選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應豐富一些。
2、由于小兒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
3、進餐后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
4、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癥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5、 (2)全身性康復鍛煉 患兒午飯后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
6、仰臥后雙腿伸直,然后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復做數次。
7、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
8、晚飯后散散步,回家后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后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
9、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10、 (3)仰臥起坐鍛煉 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松,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做數次。
11、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
12、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 ,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松。
13、15分鐘后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于頭后,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后復位。
14、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15、 康復鍛煉期間,嚴禁做跑跳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
16、 中氣下陷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食欲不振,食后飽脹,呃逆,上腹部疼痛,身體乏力,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無力。
17、治以舉氣升陽。
18、方選補中益氣湯,藥用炙黃芪、白術、陳皮、升麻、當歸、柴胡、黨參、焦三仙等。
19、水煎,日1劑,分3次服。
20、 脾胃陰虛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干瘦,口渴喜飲,飲后胃脘不適,不思飲食,食后倒飽,手足心熱,苔白少津,舌質紅,脈細無力。
21、治以滋陰養胃,健脾益氣。
22、藥用經驗方:山藥、黨參、黃精、玉竹、石斛、荷葉、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
23、水煎,日1劑,分3次服。
24、 脾腎陽虛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畏寒肢冷,渴不喜飲,胃脘不適,不思飲食,食后飽脹,腹脹矢氣,苔白而潤,舌體腫大,脈沉細弱。
25、治以溫中健脾,補氣沖陽。
26、方選附子理中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附子、炮姜、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白術、柴胡、當歸、佛手、木香。
27、水煎,日1劑,分3次服。
28、 胃下垂有哪些外治法?? (1)推拿法 腹部取穴:鳩尾(劍突下0.5寸)、中脘、氣海、天樞,仰臥位,術者站于患者右側,以推揉鳩尾、中脘為重點,循序往下至腹部,以臍周天樞、氣海為重點按揉,并用托法,即醫者四指并攏,根據胃下垂的程度不同,自下而上托之。
29、再以摩法在腹部治療(逆時針方向操作)14分鐘。
30、 背部取穴:肝俞(背部第9胸椎旁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旁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旁1.5寸)。
31、患者取俯臥位,以輕揉的滾法,沿脊椎兩側操作,重點在胸6~12兩旁的穴位,然后在脾俞、胃俞按揉10分鐘。
32、 ( 2) 針灸法 取穴:中脘、天樞向下斜刺外陵,氣海向下斜刺關元。
33、用補法,留針10~20分鐘。
34、惡心嘔吐,配上脘、內關,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30分鐘,和中降逆;如合并有潰瘍病,可配巨闕、內關、公孫、脾俞、胃俞,用補法,留針10~20分鐘,以溫中止痛;陽虛灸關元、氣海;陰虛者加陰陵泉、太溪;氣虛加足三里。
35、一般偏瘦的人胃下垂不好治,但能治好。
36、 1.你可以先治療膽汁反流伴糜爛, 焦三仙各15g白術12g黨參15g黃芪15g烏賊骨30g煅牡蠣30g柴胡12g炒白芍15g法半夏12g炙草6g 生姜三片 2.待好轉時再治療胃下垂。
37、補中益氣丸加減。
今天的內容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