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面具的作家又來了!從金融跨界科幻題材,梁成新書探討人工智能

“梁老師戴個面具,小朋友來了害怕,讓他媽媽帶著走了……”有人分享了剛到發布會的見聞,逗笑了現場的觀眾,而那人口中戴面具的梁老師是這場發布會的主角:梁成。
畢業于北京大學,投身金融行業十余年的梁成,曾寫了金融小說《金融街》系列三部曲,最近,他又出了一本金融科幻題材作品《阿爾加》。著名作家、編劇周梅森讀后評價:“我多年前寫過一部關于資本市場和股市的《夢想與瘋狂》,現在看到更為專業的《阿爾加》,感覺非常親切。這部作品寫出了人類普遍的夢想和更大的瘋狂,有著強烈的現實感。書中關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和推演,更是及時和必要的。”
9月11日,梁成攜新作《阿爾加》在成都鐘書閣舉辦了新書發布會。
參加過梁成上一部小說發布會的讀者說,上一次他也是戴著面具出現的。梁成說,希望進入公共視野的,是他的書而非他自己,所以每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現時,他總是戴著面具。記者要采訪,他也選擇電話溝通,他認為,作者不能奪了作品的關注度。畢竟,這是他下了大功夫寫成的小說。
寫小說之前,梁成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了解人工智能、對沖基金、交易員心理等等領域狀況與專業知識,前后看了五十多本書,特地找了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專家了解情況,做足了準備工作。“我不是很喜歡科學基礎不是那么扎實的奇幻,沒有依據的。我希望把這本書寫成有扎實科學基礎的硬科幻,連科學家讀了都會覺得認可的。”
要真實和科學依據,需要大量知識儲備,梁成直言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也幾度停筆,常有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就會去翻閱資料或找專家溝通,大概半年的寫作時間里,思索耗費了他不少時間與精力。
微軟亞洲研究院聯合創始人、美國計算機協會院士張宏江評價,這本書應該算國內第一本金融科幻長篇小說,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對人工智能、人機關系、科技反思、宇宙探索、量子力學、人類社會發展路徑等領域都有深刻探討,是具有扎實學術背景的硬科幻。
打人工智能出現起,對于“人工智能會不會擁有自我意識、統治人類”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這也是小說《阿爾加》繞不開的問題。
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電影、小說中的人工智能,在梁成看來有些“務實”。他把通過訓練完成某一領域任務的機器人稱作弱人工智能,小說中擁有人類意識的人工智能則為強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和人類算是一種物種嗎?人類創造出它,它對人類是什么態度,有沒有同理心?這些都是梁成寫作時在思考的問題,將來人工智能是什么態度對待人類,這些都是未知數,梁成把這些不確定性,投射到了小說里,成了故事中撲朔迷離的部分。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說,小說商戰和科幻交融、游戲場景和真實世界呼應、人工智能和社會倫理博弈,扣人心弦。
現實生活中,對人工智能產生自我意識的現象,梁成更多的是擔憂,但在小說里,他還是給了一個積極的結局——試圖取代阿爾加(ALGA)而統治人類社會的“阿爾加1號”最終被女主角說服,這個場景讓人舒了一口氣——愛始終要勝過冰冷的機器。
小說最后,梁成特地安排機器人與男女主角先后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以此表達自己對人機關系的思考:
“如果你不懂愛,永遠也不可能超越我們。”
“……從科學的角度看愛只不過是化學:大腦釋放苯基乙胺、神經遞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催產素等造成的反應,讓人臉紅心跳罷了。在我眼里愛只是低維度短壽命動物的一種迷信。”
“霍金說過:‘宇宙空無一物,除非有我愛之人和愛我之人環繞其中。沒有他們,我將不能承受此生之壯麗。’……ALGA,無論你的智力將會達到什么水平、技術將會多么先進,愛的意義永不改變。”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實習生 張麗蘋
編輯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