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是幾級
文 | 影中紀實
編輯 | 影中紀實
前言
1976年7月,一封緊急電報被送至中南海。
在得知這封電報由華國鋒發出后,此時雙眼模糊的毛主席,堅持要自己拿著放大鏡,艱難地對電報內容進行查看。
在讀完整封電報過后,主席隨即嚎啕大哭,用盡渾身力氣想要說話。
此時警衛員連忙附耳到主席的嘴邊,這才聽清楚主席說的是:
“去唐山,快去唐山!”
20世紀最為慘痛的大地震
1976年,河北唐山自進入7月后,就發生了一系列怪事情。
原本只在黑夜里行動的老鼠居然在白天出洞,黃鼠狼更是叫個不停,鋪天蓋地的蜻蜓結對向西飛去,河里的魚像瘋了似地接二連三躍出水面。
那時唐山的市民只覺得怪異,誰也沒有想到,這些異常竟然是一場大地震的前兆。
28日凌晨,唐山市的百姓們在結束一天的忙碌后,都各自進入到夢香之中,整個城市被靜謐所籠罩。
突然之間,一道地光劃破了唐山的沉寂,與地光閃爍同時發生的,還有來自大地深處的爆裂轟鳴。
城市的所有地標建筑在剎那間搖晃起來,隨即發出駭人的倒塌聲。
至此,20世紀最慘痛的地震災難,唐山大地震發生了……
地震發生的瞬間,唐山礦工會副主席李玉林,被驚慌失措的妻子從睡夢中拍醒。
此次地震發生得太過突然又太過迅猛,他壓根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在看到一線紅光后,便被瞬間坍塌的房屋壓在了廢墟之下。
所幸家中的粗重衣柜幫著李玉林,抵擋住了坍塌墻體帶來的猛烈沖擊。
在十秒鐘的強烈震動結束以后,他奮力從廢墟中爬了出來。
然而眼前的慘痛景象,卻使得李玉林的大腦一片空白,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
幾乎是在剎那間,地震就將唐山這一工業重鎮夷為平地。
所有的建筑物都倒塌了,放眼望去全部都是廢墟,路面上是一道又一道縱深的裂痕。
幸存下來的市民滿身都是灰塵,愣愣地看著自己的家變成了一地廢墟。
有人拼命地在廢墟上翻找,他們的親人還在廢墟之下。
唐山大地震劇照
在一片哭喊之中,李玉林意識到需要將唐山的災情第一時間匯報給中央!
廢墟底下壓的可是幾十萬人!此時的唐山急需救援!
他顧不上找尋自己的其他親人,轉身向礦廠奔去,他記得那里有救護車,他要開車去北京匯報情況。
與此同時,解放軍駐唐山某部的無線電連報務員吳東亮,幾次嘗試之后,最終通過電臺和北京電臺取得了聯系。
他所用的電臺、電鍵和耳機等必需物品,都是在地震發生的時候,他不顧危險從報務房里搶救出來的。
地震將所有水電供應全部切斷,致使整座城市陷入癱瘓。
在經過多次呼叫后,吳東亮終于在凌晨四點零三分和上級電臺取得了聯系,成功將唐山大地震的消息傳到了北京。
此時的北京中南海,在地震發生的剎那,就已然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感。
第一時間關心災情
1976年,毛主席已然是疾病纏身、虛弱不支的狀態。
年初周恩來總理的逝世再度使得毛主席的身心受到了重創,此后主席的身體更是每況愈下,甚至到了不能行走、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的狀態。
地震發生的時候,毛主席身邊的秘書和警衛員,第一時間沖進了主席的臥室。
毛主席在睡前吃了安眠藥,因而他并沒有因為地震而醒來,在看到毛主席安然無恙后,所有工作人員這才放心下來。
此時還有斷斷續續的余震傳來。
孟錦云等人害怕地震震落的墻皮會砸傷主席,隨即扯來了一條床單,細心地抻開在主席床鋪的上方。
不久之后,毛主席慢慢睜開了眼睛。
他的鼻子上還插著一根鼻飼管,說話的時候很費力氣。
毛主席
看見頭頂的床單,毛主席虛弱地問道:“蓋一條床單做什么?”
此時主席身邊的人,才將發生地震的消息告知了他。
在得知這次地震似乎震得很厲害時,毛主席不顧自己此刻虛弱的身體,努力想要坐起身來,顫著聲音問道:
“是哪里發生了地震,有沒有群眾受傷?”
這時還沒有消息傳來,身邊的人勸主席先稍作休息,對他說有情況會及時匯報。
然而毛主席仍舊保持清醒的狀態,躺在床上靜靜地等待著。
當晚4時50分時,毛主席收到報告,報告里說是唐山地區發生了地震,對于地震的災害情況仍屬于未知狀態。
同時,報告還建議工作人員將毛主席轉移到一處防震的屋子里。
在毛主席進行轉移過后,主席就因為病痛隨即陷入到了昏迷之中。
等到毛主席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28日的早晨,距離地震發生也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主席清醒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向身邊的工作人員問道:
“這次地震的情況怎么樣?有沒有報告?”
身邊的工作人員,看見毛主席的額頭上已然冒出了虛汗,呼吸也有些急促。
然而縱使是在病痛纏身的情況下,主席最關心的仍是此次的災情,這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鼻頭都不由得一酸。
在此期間,工作人員已經陸陸續續地傳來了有關地震災情的簡報。
原本他們掛念著主席的身體,不愿先將此事告知主席。
但是看到主席如此心焦,秘書也只能一字一句地將報告的內容念給他聽。
在聽到唐山地震的震級達到7.5級時,主席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面對毛主席對于災情的牽掛與難過,工作人員只能將華國鋒副主席請了過來。
華國鋒在得知唐山地震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投入到了災情調查組的組建工作中。
隨后他來到毛主席的病床前匯報情況:
“主席,唐山一帶發生了大地震,北京部分地區也受到波及,我們也開始進行調查工作了。”
當毛主席聽完華國鋒的匯報后,隨即拉著他的手嚴肅地說道:
“我現在身體情況不好,地震災害的問題你要處理好。”
在得到毛主席的指示后,華國鋒又立即返回紫光閣,大批中央領導正在那里商談搶險救災事宜。
正在大家因為得不到唐山消息而一籌莫展的時候,就聽見有人在門外喊:“唐山有人來了!”
只見渾身是血、衣不蔽體的李玉林闖進了會議室,隨即向調查組哭著說:
“唐山發生了大地震,幾乎全部被平了,兩萬多礦工被困在礦井下,我們需要救援!”
在聽到李玉林這句話后,華國鋒面色沉重,立即下令全國對唐山進行支援。
海陸空三軍在接到指令后立即出動,各地方的人民子弟兵和志愿者紛紛乘上專列,浩浩蕩蕩地向唐山開去。
在短短兩天的時間里,就有12萬解放軍來到了唐山地震災區。
雖然這些救援人員在前來的道路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但是在真正面對一片廢墟和受災人員時,他們還是感到無比心痛。
在這場地震中有太多人受傷,太多人被壓在廢墟之下,眾多生命就此消逝……
催人淚下的電報
地震發生的第三天,北京中南海接到了一份新的災情報告。
這份報告與之前呈遞到中央的災情報告不同,這份報告統計出了地震后所有的受災情況,里面的數字使人不忍卒讀。
在接到這份報告后,所有人都不敢將這個報告拿給毛主席看。
大家都害怕災情的報告會讓毛主席過度傷心,以至于讓他本就不適的身體再度受損。
然而任誰也都明白,現在毛主席最為關心的就是災情的具體情況,就算是將災情隱瞞下來,毛主席也會問起。
出于這樣的考慮,華國鋒最終還是將這封電報送到了毛主席那里。
當得知這是華國鋒發來的災情報告時,毛主席拒絕讓身邊的秘書將報告讀給他聽。
而是堅持用顫抖的手,拿著放大鏡,對報告上的文字進行細讀。
當主席讀完報告上的短短兩行字后,他隨即嚎啕痛哭起來。
此時在場所有人都不由得慌了神,任誰也沒有看到過主席會哭得如此傷心。
在兒子毛岸英犧牲的時候,主席也一直在控制情緒,從來不曾放聲痛哭過。
然而如今面對唐山大地震的災情報告上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毛主席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悲痛情緒,為災情的嚴重嚎啕大哭。
報告上寫著: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中國主要工業城市唐山市遭到了7.8級地震的襲擊,地震造成了超過24.2萬人死亡,數以萬計的家庭分崩析離,4200多名兒童淪為孤兒,超過7200個家庭沒有一人生還……
天災的慘痛無情,使得這位叱咤一生的偉人,瞬間沉浸在了無盡的悲傷之中。
華國鋒副主席在看到報告后,隨即來到毛主席這里,主動提出要帶隊奔赴唐山救援一線。
毛主席對于他的決定表示支持,同時眼含熱淚地囑咐他說:
“你一定要盡快去唐山,代表我向災區人民表示慰問,一定要安排好災區人民的生活,安撫好受災群眾的情緒,告訴他們,有國家在,什么都別怕!”
就這樣,華國鋒帶著毛主席的囑托,帶著慰問團和救援隊來到了唐山。
他在唐鋼廣場的毛主席雕像前,代表毛主席對唐山的受災民眾表示了親切的慰問,給受災群眾帶來了莫大的鼓舞。
正是因為中共中央對唐山災情的重視,才使得唐山民眾在經歷此次重大地震災難后,能夠再度勇敢地站起來,向災后的新生活施以擁抱。
唐山這座城市自7月28日凌晨按下暫停鍵后,又緩慢地步入了重建的正軌。
面對如此嚴重的災情,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在第一時間奔赴唐山救災現場。
各地的救援車和物資車及時趕來,使得上百萬受災群眾得到了及時的醫療救治以及食物供給。
唐山地震后,當地下起一場暴雨。
哪怕是在暴雨中,這些搜救官兵也沒有停止過救援的腳步,他們在廢墟上日夜奮戰,拼盡全力與死神賽跑。
在地震后短短的5天時間里,上萬人的生命被救災官兵從廢墟里搶救了出來。
地震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唐山已經全面完成了復工復學,大部分地區也恢復了水電供應,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開始運轉起來。
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救援隊和重建隊已經在唐山建起了上百萬間簡易住房,所有的幸存者有了新家。
與此同時,唐山地區的廢墟清理工作也在一直進行。
在搶險救援期間,身處中南海的毛主席一直在對唐山災情持續關注。
有關災情的情報源源不斷地被送進中南海,毛主席對于這些報告很是重視。
其實毛主席那時的身體狀況已經到了不太樂觀的境地,他總是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眼睛也模糊看不清楚,壓根無法走路,兩只手也不住地顫抖。
然而主席每次都堅持自己拿著放大鏡讀完報告,實在是身體虛弱、體力不支的時候,會讓秘書讀取報告,并要求他們將報告反復多讀上幾遍。
每次聽完報告之后,毛主席都會向身邊的人囑咐:
“轉告華國鋒,救援工作要做得再快一點!”
8月18日,毛主席批閱了災情文件,而且還在上面罕見地做了批示。
這也成了毛主席生前批閱的最后一個文件。
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
毛主席在彌留之際,他依舊懷揣著對唐山受災群眾的牽掛與眷戀。
1986年,唐山整座城市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簡易房全部退出了人們的視野,一座嶄新的唐山拔地而起,人民再度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然而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場地震災害導致二十多萬的鮮活生命逝去,幸存者在暴雨之中于廢墟上的絕望與悲傷,一代偉人在面對這場災情時痛哭不已。
唐山大地震是刻在新中國歷史上的慘痛記憶,同時也見證了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堅毅精神。
面對災情,中國人民一向秉持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的精神。
偉大的中國人民,從來都是戰勝所有的艱難險阻,攜手而行、同舟共濟,從每一次苦難中開出美麗的花朵。
相信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努力奮進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定會早日實現!